[发明专利]一种反向血管鞘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539874.8 | 申请日: | 2017-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2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向 血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向血管鞘。
背景技术
微创介入手术是指在各种影像设备指导下,利用导管、支架等介入器械,完成对血管或腔体内病变的治疗;实施微创介入治疗有赖于各种微创介入医疗器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是一种用经皮穿刺方法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或梗阻的血管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方案。血管鞘是该治疗方案中必需的器械,将其置于皮肤和血管内一部分,形成皮肤到血管的通道,使得其它PTCA手术器械,如导引导管,顺利的进入血管。
在有些介入治疗过程中,而传统作业方式是一向一穿刺,不同方向的血管作业部,需要在不同的血管部位进行穿刺引入导管,这样就对患者造成了二次伤害、延长了手术周期、增加了医疗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穿刺手术中需要双侧血管穿刺以进行双导管操作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反向血管鞘,使用该血管鞘,在进行需要双向穿刺手术时,只需要单侧血管穿刺即可完成。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反向血管鞘,包括鞘管和外鞘衔接体、球阀引导反向装置,所述外鞘衔接体为设有内腔的柱状连接头,其一端设有主导管接口,另一端设有鞘管接口,所述鞘管接口与鞘管连接;所述鞘管接口为漏斗状的连接头,其内部为锥形内腔,其外壁设有缝合片,缝合片上设有通孔。
所述球阀引导反向装置包括前置球阀、气管一、推杆、导丝、气源,气管一设于推杆的内腔,气管一前后端分别连接前置球阀、气源;推杆设于鞘管的内腔,其一端连接前置球阀,另一端连接球囊充盈口。
所述外鞘衔接体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两个或三个)球囊充盈口;所述主导管接口的开口端分别设有止血阀、后盖,后盖套合止血阀后套设于主导管接口的端面;优选的,所述主导管接口、球囊充盈口的端口处的外壁上设有凸起环槽,所述后盖内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凸起环槽和环形凹槽连接相适配、相互啮合;
所述外鞘衔接体外壁还设有侧孔灌注连接管和三通阀,外鞘衔接体的下侧通过测孔灌注连接管和三通阀相连,进行穿刺手术时可以通过测孔灌注连接管向病人注射所需药物或生理盐水等。
所述鞘管、主导管接口、球囊充盈口、内腔、侧孔灌注连接管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球囊充盈口与主导管接口成25°-35°夹角。
其使用方法为:
通过对前置球阀充气,使其膨胀,以至导管在推进过程中碰触前置球阀而折返回弹,当导管折返经过并处于血管穿刺口的另一侧时,可回撤导管弯折部,使其舒展,此时导管已完成180°转向推进。
整个手术过程是:第一步:导丝留在患者的动脉里;第二步扩张器从左边尾孔塞进外鞘管;第三步把外鞘管、扩张器的联合体从扩张器右边尾孔沿导丝送入患者的动脉内;第四步退出扩张器,保留导丝和外鞘管;第五步从外鞘管左边孔塞进到患者的血管内合适位置;第六步从球囊充盈口充气阻断患者动脉前向血流,再从导丝入口送入导丝并操作导丝,让导丝180度反转方向;第七步保留反转方向的导丝,退出反向球囊导引器和外鞘管;第八步再把外鞘管和扩张器的联合体送沿反转方向导丝送入患者血管,退出扩张器和导丝,仅留外鞘管,此时外鞘管方向已经从原来180转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反向血管鞘能同时容纳两根导管血管鞘内,只需要单侧穿刺股动脉就能完成所有血管内操作,能够减少手术操作时间,降低切开感染等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节省医疗材料,减轻病人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反向血管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反向血管鞘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反向血管鞘,包括鞘管1和外鞘衔接体2、球阀引导反向装置3,所述外鞘衔接体2为设有内腔21的柱状连接头,其一端设有主导管接口22,另一端设有鞘管接口23,所述鞘管接口23与鞘管1连接;所述鞘管接口23为漏斗状的连接头,其内部为锥形内腔,其外壁设有缝合片231,缝合片231上设有通孔2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98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