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异构网络下的移动充电站定价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9797.6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1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苏洲;陈虎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10/04;H04W4/00;H04W4/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网络 移动 充电站 定价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无线异构网络下的移动充电站定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传感器模块(100),无线车载网络通信模块(200),路况信息采集模块(300),数据采集模块(400),无线异构网络模块(500),数据处理模块(600),移动充电站无线通信模块(700),移动充电站计费决策模块(800)和界面显示模块(900);其中,所述信号传感器模块(100),无线车载网路通信模块(200),路况信息采集模块(300)分别与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400)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400)与无线异构网络模块(500)无线连接进行传递信息,无线异构网络模块(500)再与数据处理模块(600)无线连接,处理好之后的数据通过无线连接传递给移动充电站无线通信模块(700),最终与移动充电站计费决策模块(800)连接,所述移动充电站计费决策模块(800)将移动充电站无线通信模块(700)收集得到的信息分为电动汽车用户完全信息和非完全信息,分别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通过界面显示模块(900)显示输出的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异构网络下的移动充电站定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馈单元模块(900A);所述反馈单元模块(900A)分别与所述界面显示模块(900)、无线异构网络模块(500)连接,组成闭环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异构网络下的移动充电站定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400)与车辆之间借助车辆自身的无线网络系统实现中继转发。
4.一种基于无线异构网络下的移动充电站定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电站收集到用户信息,将用户分为完全信息用户和非完全信息用户;当用户为长期或者多次和移动充电站进行电能买卖,移动电站根据历史记录数据,推算出用户的个人信息,记为完全信息;反之,移动电站不能准确获取用户个人信息,记为非完全信息;对于电动汽车用户完全信息情况下制定的最优策略,包括如下步骤:
S100.通过数据采集模块(400)收集得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信息筛选得到电动汽车用户信息,以用于归纳和划分用户类型;
S200.考虑电动汽车用户当前的电量,用来判定电动汽车用户是否需要进行充电服务;
S300.将有效的输入数据进行再次处理,实现信息的处理,进行数据归纳和排序,得到电动汽车用户有效信息;
S400.在电动汽车用户需要购买充电服务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用户向移动充电站发送有关个人信息;
S500.由于此种情况下着重考虑用户的完全信息,所以移动充电站能够较为准确划分用户类型,并制定相关的收益函数和有效的定价策略;
S600.移动充电站在确定最优定价策略情况下,通过无线异构网络模块(500)发送给电动汽车用户;
S700.电动汽车用户在收到移动充电站制定的定价策略时候,结合自身的效用大小,选择是否接受移动充电站提供的策略;同时,用户将决策信息通过该系统反馈到步骤S400中,以供移动充电站精确定价决策方案;
S800.在用户接受移动电站给定的策略时,电动汽车用户和移动充电站通过各自的车载定位和导航系统制定最优的行驶路线;到达商定的地理位置,由于移动充电站中包含有限的充电接口,电动汽车用户需要领取充电序列号,实现排队依次购买充电服务;
S900.判定移动充电站提出的充电合同方案中,包含的电能能否达到用户需求量;如果能够达到用户的需求量,那么该定价系统直接结束;反之,将进入到下一步;
S900A.最大程度满足用户对电能的需求,即当移动充电站制定的合同协议中包含的供电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时候,移动充电站能够通过零售方式继续出售电能给用户;
对于电动汽车用户非完全信息情况下制定的最优策略,将上述步骤S500替换为:
S500A.电动汽车用户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导致移动充电站无法完全获取它的信息;但是,移动充电站能够知道用户属于某一个类型的概率,且这些概率相加和为1;在此基础上,移动充电站构建新颖的效用函数,通过寻优得到最优策略满足最大的效用函数期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97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告库存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异业联盟的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