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息屏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9064.2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8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盛;朱少雄;葛维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林锦澜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息屏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MIPI协议,向LCM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由LCM基于至少一个数据包,通过息屏显示功能进行信息内容的显示,该至少一个数据包包括息屏显示所需要的数据;其中,对于至少一个数据包中的每个数据包,该数据包还携带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均为在MIPI协议的DCS中为息屏显示功能预先定义的字段,且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数据包为用于进行息屏显示的数据包,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数据包中包括的数据的数据类型。本公开实施例统一了息屏显示功能的MIPI通信接口,各个厂家均可以按照该统一的通信接口来研发AP和LCM,提升了研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息屏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大范围普及,用户对智能终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据统计,用户每天大约要通过点亮屏幕查看智能手机150次,而大多数用户查看智能手机只是为了查看时间和通知消息,因此,为了方便用户获取时间和通知消息,一种息屏显示方法应运而生。
相关技术中,智能终端可以只保持屏幕的部分区域常亮以显示时间和通知消息。其中,智能终端可以每分钟通过AP(Application Processor,应用处理器)获取当前准确的时间,并根据获取的时间以及预设显示格式进行绘图,得到当前显示画面,之后,智能终端的AP可以根据MIPI(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协议的DCS(Display Command Set,显示命令集)中的图像更新命令,将当前显示画面传输至LCM(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液晶显示器显示模组),以使LCM根据得到的当前显示画面进行显示。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智能终端的AP和LCM在进行息屏显示功能时,由于缺乏统一的通信接口而造成的研发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息屏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息屏显示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的AP中,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协议,向液晶显示器显示模组LCM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由所述LCM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通过息屏显示功能进行信息内容的显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包括息屏显示所需要的数据;
其中,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的每个数据包,所述数据包还携带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和所述第二字段均为在所述MIPI协议的显示命令集DCS中为所述息屏显示功能预先定义的字段,且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为用于进行息屏显示的数据包,所述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中包括的数据的数据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预设数值或第二预设数值,所述第一预设数值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的第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二预设数值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为与所述数据包相邻的上一个数据包的跟随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三预设数值、第四预设数值或第五预设数值,所述第三预设数值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包括的数据的数据类型为初始化数据,所述第四预设数值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包括的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时间校准数据,所述第五预设数值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包括的数据的数据类型为图片更新数据。
可选地,所述通过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协议,向液晶显示器显示模组LCM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LCM初始化完成或者所述息屏显示功能开启时,通过所述MIPI协议向所述LCM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包括从当前系统时间开始的预设时长内息屏显示所需要的数据,且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第二字段的取值均为所述第三预设数值。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MIPI协议向所述LCM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9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