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土壤改良实现蓝莓高产的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538725.X | 申请日: | 2017-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5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 发明(设计)人: | 田孟良;刘晨;霍朝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2;C05F1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 地址: | 61113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土壤改良 实现 蓝莓 高产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蓝莓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土壤改良实现蓝莓高产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作为一种高端并带有一定功能性的水果,其商品价值、社会价值非常大,所以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但是,蓝莓由于自身的植物特性,它对土壤、水、温度的要求比一般性水果高,特别是土壤对其生长非常重要。土壤的选择和改良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蓝莓种植的成败。蓝莓要求的土壤pH值为酸性,值在4.5~5.5之间,但是四川的土壤结构很少能达到这个范围;除了对土壤的酸碱度有要求外,还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有要求,一般为15wt%~20wt%,而现在的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非常低,不到5%。所以,种植好蓝莓的关键技术就是对土壤的改良。
目前市面上使用最多的土壤改良技术是使用牛粪、秸秆、锯末(提供有机质)加入硫磺粉(调整土壤pH)混入土壤之中土壤改良,使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满足蓝莓种植的要求,但用常规方法土壤改良会导致蓝莓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硫磺粉的使用对土壤的破坏非常大,使用之后土壤不透气透水,容易导致蓝莓种植根系吸收不良;牛粪中的盐分过高,不利于根系的生长,造成根系腐烂,牛粪腐熟时间长,很难腐熟彻底,很容易滋生细菌,也很容易滋生地下害虫;锯末粉的种类不统一,有的锯末粉对蓝莓根瘤菌有毒害抑制作用,加之锯末粉的腐熟时间长,在腐熟过程中产生大量热,会造成烧根,还会滋生大量有害菌。综上所述现有的方法未能完美解决蓝莓种植过程中对于土壤环境的需求,急需找到一种更方便、安全、高效的方法进行土壤改良,以满足蓝莓在四川地区产业化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蓝莓在四川地区种植不易成活、产量不高、品质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过土壤改良实现蓝莓高产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园地的选择与土壤一次改良:选择土质松软、不易集水的园地,对其土壤进行一次改良,所述土壤一次改良的方法为:将草炭与土壤充分混合,每亩土地草炭用量为3500kg~4500kg;
(2)园地处理:土壤一次改良后进行杀虫处理,然后起厢,所述厢宽度为80cm~100cm,高度为50cm,沟底宽为70cm~80cm,两厢顶之间的距离为200cm~220cm,种植窝的大小为45cm×45cm,窝距为80cm~100cm,种植密度为260~320株/亩;
(3)土壤二次改良:在种植窝内添加0.05m3~0.1m3草炭;
(4)定植:3~4月或9月上旬进行蓝莓种植,定植时将蓝莓幼苗放入种植窝,填入松散的土壤,边抖动边轻轻提苗,使土壤与根系充分接触,踏实土壤,浇足定根水,最后再在厢面上覆盖20~30cm土壤;
(4)田间管理:
①施肥:在幼树阶段每半个月至一个月施肥一次,施肥方式为穴施硫酸钾、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肥料用量为硫酸钾8~10kg/亩、磷酸二氢钾15~25kg/亩;在结果树阶段分三次施肥,分别在入冬前,开花前,结果后三个时期进行,施肥方式同幼树阶段,肥料用量为硫酸钾15~20kg/亩、磷酸二氢钾35~45kg/亩;
②除草:每隔1~2个月人工除草一次;
③修剪:在幼树期去除下部弱枝、下垂枝、过密枝、重叠枝,以扩大树冠,对树势较弱的树,去掉一年生枝条上的花芽;初果期去除弱枝,保留中庸枝,短截外围强壮枝;盛果期除去衰弱枝,保留强壮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87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