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的隧道工程综合车载监控系统及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8702.9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0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术才;胡杰;侯福金;李利平;石少帅;周宗青;刘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山东高速济莱城际公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B60P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隧道 工程 综合 车载 监控 系统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的隧道工程综合车载监控系统及工作方法,包括车载平台,车载平台顶端两侧设置有滑轨,滑轨上设置有多个沿其滑动的滑杆,滑杆上设置有若干承载台,每个承载台上设置有监测设备,以实现采集工程信息的监测设备根据隧道工程任务的不同进行自由组合;车载平台内设置有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与个个监测设备实现无线通信,接收其监测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和动态反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隧道监测检测方面存在的效率低下、耗时费力以及耽误施工工序的问题,且对危险块体的表征、搜索、监控提出了成套的的解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的隧道工程综合车载监控系统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的发展,大量基础交通设施的修建迫在眉睫,地下工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隧道等地下洞室修建与运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灾害问题。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围岩的结构面交切组合形成大量危险块体,施工扰动等作用下这些危险块体往往会发生失稳坠落,造成施工人员伤亡以及机械设备损坏;隧道运营期中,当衬砌结构厚度与密实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以及衬砌发生渗漏水、开裂等事故时,往往会造成衬砌的结构强度不足,从而造成一系列灾害事故。针对运营期隧道衬砌结构检测,传统手段往往采用装载机焊接钢筋架,利用人工手持雷达的方式对衬砌结构进行检测,耗时费力,效率低下。
针对隧道开挖面的结构表征,现有方式采用在掌子面前方人工设立全站仪、照相机、扫描仪,同样存在耗时不便、耽误施工工序的问题。针对危险岩块的监控,目前尚无有效的监测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的隧道工程综合车载监控系统及工作方法,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监测的内容自主增加车在监测模块,并在车内安装了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可以实现快速检测与实时监测,并对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和动态反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的隧道工程综合车载监控系统,包括车载平台,所述车载平台顶端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多个沿其滑动的滑杆,滑杆上设置有若干承载台,每个承载台上设置有监测设备,以实现采集工程信息的监测设备根据隧道工程任务的不同进行自由组合;
所述车载平台内设置有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与个个监测设备实现无线通信,接收其监测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和动态反馈。
所述监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三维激光扫描仪、多普勒激光测振仪、地质雷达、全站仪和/或图像采集器。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平台前端设置有照明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平台上设置有梯子。以方便监测人员攀爬,进行在车顶的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平台的顶端周围设置有可折叠护栏。以保护监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台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旋转台,旋转台上设置有可伸缩机械臂,所述可伸缩机械臂连接有地质雷达,形成地质雷达探测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平台顶部最前端的滑杆处设置有至少三个承载台,两端的承载台各设置有一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上设置有图像采集器,中间的承载台设置有三维激光扫描仪,形成隧道岩体、衬砌结构数字化采集机构。
所述旋转台可以实现360度转动和仰角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平台的承载台上设置有多普勒激光测振仪,对危险岩体动力参数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山东高速济莱城际公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学;山东高速济莱城际公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87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