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长纤维艾绒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7482.8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5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随州市艾草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 | 分类号: | B02C2/10;B02C23/12;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傅海鹏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纤维 艾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研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长纤维艾绒的装置。
背景技术
艾条是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形长卷,艾条主要用于艾灸。艾灸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药外治法,可温经散寒,行气血,逐寒湿,适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颈椎病等症。艾素以湖北艾为佳,叶厚而绒多,是历代制作金艾绒的上等原料。制作艾条的艾绒必须预先备制,取陈艾叶经过反复筛杵,筛选干净,除去杂质,令其软细如绵,即成艾绒,方可使用。而艾绒大致可以分级为两种,以上法炮制者为粗艾绒,一斤可得六、七两,适用于一般灸法。如再精细加工,经过数十次筛,一斤只得二、三两,变为土黄色,为细艾绒,可用于直接灸法。
加工长纤维艾绒的现有方法大部分采用人工研磨,费时费力,同时产量极低,这造成了长纤维艾绒的价格非常高,同时艾绒的质量良莠不齐,少部分利用简单的研磨器进行研磨,但是艾绒经常堵在研磨器内部,并没有顺利通过滤网进行隔离,这样就造成加工停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并且进行一次研磨,艾绒的宽度、长度往往达不到要求,需要多次研磨,这样就需要人从壳体内取出艾绒重新研磨,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长纤维艾绒的制备长纤维艾绒的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备长纤维艾绒的装置,包括壳体、磨盘和回料通道,所述壳体的内径从上到下均匀变小,所述壳体的上端边缘设有入料口,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上端设有振动筛网,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回料出口,所述回料出口设置在所述振动筛网的上端,所述回料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入料口和所述回料出口,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沿其轴向倾斜设有第一突齿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支撑底盘,所述支撑底盘可沿所述支撑柱上下滑动,所述磨盘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盘上,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磨盘之间形成研磨腔,所述磨盘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倾斜设有第二突齿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磨盘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磨盘之间设有传动杆。
进一步,所述回料通道包括传送带和第二电机,所述传送带环绕所述壳体的外壁,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传送带向上传输。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的倾角不大于30°。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中轴线上,所述支撑柱上设有螺纹,所述支撑底盘与所述支撑柱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突齿部为多条平行排列的第一突齿组,每个所述第一突齿组均从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二突齿部多条平行排列的第二突齿组,每个所述第二突齿组均从所述磨盘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磨盘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突齿组与所述第二突齿组的倾斜角的范围均在80°-85°。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顶部与所述磨盘的间距大于20mm,所述壳体的底部与所述磨盘的间距小于5mm。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吸尘风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大规模生产长纤维艾绒,相比人工制备效率得到显著提高,采用振动筛网,有效疏通壳体内研磨后的艾绒,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艾绒,采用回料通道,可以及时疏导壳体内的艾绒流动,采用吸尘风扇,排除了生产制造中产生的细小粉尘等杂质,保护生产人员身体安全,整体设计结构简单,生产该设备的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制备长纤维艾绒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制备长纤维艾绒的装置中壳体的内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制备长纤维艾绒的装置中磨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制备长纤维艾绒的装置,包括壳体1、磨盘2和回料通道3,壳体1的内径从上到下均匀变小,壳体1的上端边缘设有入料口11,壳体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的上端设有振动筛网13,壳体1的侧面设有回料出口,回料出口设置在振动筛网13的上端,回料通道3的两端分别连接入料口11和回料出口,壳体1的内壁上沿其轴向倾斜设有第一突齿部4,壳体1内部设有支撑柱5,支撑柱5上设有支撑底盘6,支撑底盘6可沿支撑柱5上下滑动,磨盘2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并设置在支撑底盘6上,壳体1的内壁与磨盘2之间形成研磨腔,磨盘2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倾斜设有第二突齿部7,第一电机设置在磨盘2的上方,第一电机和磨盘2之间设有传动杆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随州市艾草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随州市艾草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74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小型油水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污水站污水处理的乳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