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塑性混凝土心墙加固土石坝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7280.3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8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铭明;陈志强;李春雷;安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7/04 | 分类号: | E02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混凝土 加固 土石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性混凝土心墙土石坝的施工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初,因具有结构简单、就地取材、施工工序少等优点,大力兴建了很多中小型土石坝工程。在这些已建的土石坝工程中由于以前的施工机械及施工水平有限,施工质量难以保证,距今已有三五十年之久的土石坝工程有很多都出现了坝体渗透的问题。对此类土石坝渗漏问题的除险加固需要采用在坝体轴线处增设塑性混凝土心墙来解决。
此外,在我国很多地区(如云南地区)根据地质条件适合兴建土石坝工程,但是该地区没有充足可用于防渗心墙的粘土,这种情况下,兴建塑性混凝土心墙土石坝是解决粘土缺乏问题的优良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性混凝土心墙土石坝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土石坝出现的渗透及修建土石坝时缺乏粘土等问题。
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塑性混凝土心墙土石坝的施工方法,首先,将土石坝按照均质土石坝的施工方法进行平层填筑碾压,形成成具有坝壳1、坝顶部2、坝底部3结构的土石坝,土石坝的高度为h,其次,填筑的均质土石坝完成后,先不进行水库蓄水,待均质土石坝经过一至两年时间完成沉降后,在均质土石坝的坝顶部2处沿坝轴线6自上而下向坝底部3开设有深槽5,深槽5的宽度为设计的塑性混凝土心墙4厚度,最后,向深槽5内灌注塑性混凝土并养护形成心墙4。
所述在均质土石坝的坝顶部2处沿坝轴线6自上而下向坝底部3开设有深槽5,具体方法为:首先,在坝顶部2沿坝轴线6上以d为直径(d为心墙4厚度)自上而下向坝底部3无间距并排钻深圆孔Ⅰ7,其次,以相邻两个深圆孔Ⅰ7的切点为圆心自上而下向坝底部3钻深圆孔Ⅱ8,而后,沿坝轴线6的深圆孔Ⅰ7与深圆孔Ⅱ8连接形成深槽5,深槽5的最小宽度为d,最后,采用泵送管由坝底部3自下而上向深槽5内灌注塑性混凝土,经过养护形成防渗心墙4,灌注塑性混凝土心墙4养护完成与上下游已完成沉降的坝壳料凝为一体,形成防渗稳定的塑性混凝土心墙土石坝,之后便可以进行水库蓄水。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便于施工、可避免坝壳料与塑性混凝土心墙同时施工的干扰;
2、能避免土石料产生沉降时发生坝壳与心墙出现剥离现象;
3、应用范围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要施工的高度为h的塑性混凝土心墙土石坝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土石坝按照均质坝施工平层填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沿坝轴线无间距并排钻深圆孔Ⅰ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以深圆孔Ⅰ的切点为圆心向坝底部钻深圆孔Ⅱ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形成深槽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坝壳、2:坝顶部、3:坝底部、4:心墙、5:深槽、6:坝轴线、7:深圆孔Ⅰ、8:深圆孔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塑性混凝土心墙土石坝的施工方法,首先,将土石坝按照均质土石坝的施工方法进行平层填筑碾压,形成成具有坝壳1、坝顶部2、坝底部3结构的土石坝,土石坝的高度为h,其次,填筑的均质土石坝完成后,先不进行水库蓄水,待均质土石坝经过一至两年时间完成沉降后,在均质土石坝的坝顶部2处沿坝轴线6自上而下向坝底部3开设有深槽5,深槽5的宽度为设计的塑性混凝土心墙4厚度,最后,向深槽5内灌注塑性混凝土并养护形成心墙4。
在均质土石坝的坝顶部2处沿坝轴线6自上而下向坝底部3开设有深槽5,具体方法为:首先,在坝顶部2沿坝轴线6上以d为直径(d为心墙4厚度)自上而下向坝底部3无间距并排钻深圆孔Ⅰ7,其次,以相邻两个深圆孔Ⅰ7的切点为圆心自上而下向坝底部3钻深圆孔Ⅱ8,而后,沿坝轴线6的深圆孔Ⅰ7与深圆孔Ⅱ8连接形成深槽5,深槽5的最小宽度为d,最后,采用泵送管由坝底部3自下而上向深槽5内灌注塑性混凝土,经过养护形成防渗心墙4,灌注塑性混凝土心墙4养护完成与上下游已完成沉降的坝壳料凝为一体,形成防渗稳定的塑性混凝土心墙土石坝,之后便可以进行水库蓄水。
实施例2:如图1-5所示,一种塑性混凝土心墙土石坝的施工方法,在原有的土石坝上灌注塑性混凝土心墙4,首先,在坝顶部2沿坝轴线6上以d为直径(d为心墙4厚度)自上而下向坝底部3无间距并排钻深圆孔Ⅰ7,其次,以相邻两个深圆孔Ⅰ7的切点为圆心自上而下向坝底部3钻深圆孔Ⅱ8,而后,沿坝轴线6的深圆孔Ⅰ7与深圆孔Ⅱ8连接形成深槽5,深槽5的最小宽度为d,最后,采用泵送管由坝底部3自下而上向深槽5内灌注塑性混凝土,经过养护形成防渗心墙4,灌注塑性混凝土心墙4养护完成与上下游已完成沉降的坝壳料凝为一体,形成防渗稳定的塑性混凝土心墙土石坝,之后便可以进行水库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72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泵站阻水拦污栅闸片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动式堰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