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抗短路能力的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绕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6658.8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4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222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短路 能力 合金 铁心 配电 变压器 绕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强抗短路能力的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绕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从变压器事故情况分析看,抗短路能力不够已成为电力变压器事故的重要原因。对于增强非晶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抗短路能力,各厂家都想尽办法,低压层式线圈多采用箔式结构,轴向漏磁产生的轴向电磁力很小。线圈在辐向上采用侧板,木垫块和10mm环氧玻璃布板在线圈两侧撑紧以及控制线圈轴向压紧工艺,以及在绕制线圈过程中保证导线的张紧力。但由于工艺水平和生产设备等的影响,往往不能很好的控制。特别是在短路时,辐向电磁力作用使绕组直径变大。当作用在导线上的拉应力过大时绕组辐向短轴侧会产生永久变形(内线圈往里凹,外线圈往外胀),而在A,C相线圈外侧由于以前结构辐向短轴直线部分没有很好的支撑,造成线圈变形,这种变形通常伴随导线绝缘破损而造成匝间短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抗短路能力的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绕组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强抗短路能力的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绕组结构,它包括三相铁心、和缠绕在铁心中的线圈;所述三相铁心的上侧设置有上夹件,下侧设置有下夹件,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与上夹件和下夹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侧板的内侧还固定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压紧在线圈上;所述加强板与线圈的间隙设置有纸板。
所述加强板为几字形弯板;所述几字形弯板的凸起面压在线圈上,所述几字形弯板的两个爪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板上;所述加强板几字形的爪端的上设置有加强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增强抗短路能力的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绕组结构,采用在A,C相线圈外侧加装加强板安装方式,保证了线圈在短路时,非晶线圈辐向短轴方向直线部分由很好的接触面积,通过侧板的固定来达到加强板的限位,辐向电磁力作用时使外线圈没有空间往外胀,达到保护绕组变形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增强抗短路能力的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绕组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一种增强抗短路能力的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绕组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一种增强抗短路能力的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绕组结构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一种增强抗短路能力的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绕组结构的加强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强抗短路能力的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绕组结构,它包括三相铁心1、和缠绕在铁心中的线圈2;所述三相铁心1的上侧设置有上夹件3,下侧设置有下夹件4,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侧板5;所述侧板5与上夹件3和下夹件4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侧板5的内侧还固定有加强板6;所述加强板6压紧在线圈2上;所述加强板6与线圈2的间隙设置有纸板;所述加强板6为几字形弯板;所述几字形弯板的凸起面61压在线圈2上,所述几字形弯板的两个爪端62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板5上;所述加强板几字形的爪端的上设置有加强筋63。
本实施例的一种增强抗短路能力的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绕组结构,加强板与线圈间隙处用纸板调节,以保证两者间无间隙。
本实施例的一种增强抗短路能力的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绕组结构,采用在A,C相线圈外侧加装加强板安装方式,保证了线圈在短路时,非晶线圈辐向短轴方向直线部分由很好的接触面积,通过侧板的固定来达到加强板的限位,辐向电磁力作用时使外线圈没有空间往外胀,达到保护绕组变形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66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