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及测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6424.3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0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温卫宁;卢艳超;王晓晖;赖清平;徐丹;刘一江;张永武;汪亚平;樊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刘美丽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 工程 环境 效益 测算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及测算系统,涉及输变电工程社会效益评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较大的公益性基础型投资项目,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效益。输变电工程建设对于项目地区的社会经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各方面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影响方面,例如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均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社会影响与效益一般难以通过市场价格来度量,难以反映出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对社会产生的全部影响价值。因此,仅从财务角度来评价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是不够全面的。社会评价应与财务评价、经济评价和技术评价等互为补充,保证项目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项目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提供科学依据。其中,环境效益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的环境后果的衡量。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必然会引起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的继续生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因此需要从自然、经济、人文等多种角度对人类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变化进行综合评估和衡量。缺少环境效益评估,没有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详尽量化的考量将不利于社会进步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现有技术对于投资项目的社会评价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实际项目评价中也很少得到系统应用,而且社会评价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程度也很不平衡。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开展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合理的度量模型与评价方法,明确评价标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及测算系统,能够从可再生能源、绿地覆盖率对环境的正效益以及降低噪声、电磁影响、固体废料污染、无线电干扰对环境的负向影响所产生的效益全方位的评价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构建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测算生态环境中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其中,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为绿化覆盖率;构建生活环境的评价指标,测算生活环境中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其中,生活环境的各评价指标包括区域噪声、电磁影响、固定废料污染、无线电干扰以及减排措施;构建环境建设评价指标,得到环境建设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整个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效益等于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生活环境的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以及环境建设评价指标环境效益的总和。
进一步地,绿化覆盖率的环境效益Elh:
式中,为建设每单位面积的绿化成本;Sts是指输变电工程的总面积。
进一步地,区域噪声的环境效益Ezs:
式中,ΔLxl为建设期线路工程可听噪声原始分贝与达标分贝的差值;为建设期线路工程可听噪声每降低1dB的成本;l为线路长度;为建设期变电站工程可听噪声原始分贝与达标dB的差值;为建设期变电站工程可听噪声每降低1dB的成本;为运行期变电站工程可听噪声每降低1dB的成本;为运行期变电站工程可听噪声原始分贝与达标分贝的差值。
进一步地,电磁影响的环境效益Edc:
Edc=Δexl×cxl×+Δebdz×cbdz
式中,Δexl为线路工程电场强度原始电场强度与达标电场强度的差值;cxl为线路工程每降低单位电场强度所需的花费;Δebdz为变电站工程电场强度原始电场强度与达标电场强度的差值;cbdz为变电站工程每降低单位电场强度所需的花费。
进一步地,固体废料污染的环境效益Egf:
Egf=vcz×ccz+vcc×ccc
式中:vcz为固体废料处置量;ccz为处置单位治理成本;vcc为固体废料贮存量;ccc为贮存单位治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6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