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具自动输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5313.0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1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焕新;朱国辉;徐爱新;丁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奥泰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2 | 分类号: | B66F7/02;B66F7/16;B66F7/28;B65G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靳苗静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输送 设备 | ||
1.一种载具自动输送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垂直升降装置,所述垂直升降装置包括载具平台和第一升降机构,所述载具平台用于堆叠放置载具,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载具平台上下运动;
水平输送装置,所述水平输送装置包括载具支架、第二升降机构和驱动装置,所述载具支架用于使所述载具沿直线运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上升时托住所述载具,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往复直线运动;
载具移动装置,所述载具移动装置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载具移动装置位于所述垂直升降装置下方,用于将垂直升降装置上的载具移入到所述水平输送装置上;其中,
所述载具支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连接件、导杆、直线轴承、第二滑块滑轨组件和定位板,所述第二滑块滑轨组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第二滑块滑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穿设于所述直线轴承内,所述第一横梁架设于所述导杆上,所述第二横梁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具自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和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载具平台连接,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载具平台连接,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直线轴承和导向轴,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轴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垂直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套设于所述导向轴上且与所述第三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与所述载具平台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载具自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与所述载具平台固定连接的第四固定板,所述第四固定板上设有两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之间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通过链条组件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具自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的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的第一惰轮;与所述第四固定板连接的第二惰轮;链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紧件固定,依次经过第二惰轮、第一惰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链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锁紧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载具自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平台的四边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垂直,所述第三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导向轴顶部设有限位环,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轴线相平行,所述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设有凹槽,所述链条的两端与所述凹槽通过销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载具自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底板;与底板固定连接的气缸;设置于所述底板两端的导柱和导套;与所述导柱连接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皮带组件;与所述皮带组件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底板固定;与所述机架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滑轨组件,所述第一滑块滑轨组件与所述底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载具自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两侧设有侧凸面,所述侧凸面位于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所述定位板设有一半圆形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直线轴承的外表面配合,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的截面均为L形,所述导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滑块滑轨组件的运动轨迹相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载具自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移动装置包括移载气缸、移载气缸固定架和治具推板,所述移载气缸与所述移载气缸固定架连接,所述治具推板设置于所述移载气缸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奥泰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奥泰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53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