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逆变器一体型板的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3676.0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2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鲜于永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大山INOTEC |
主分类号: | B66C13/40 | 分类号: | B66C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部 逆变器 起重机 电流互感器 电子式继电器 交流电压转换 输入电压转换 变压器功能 载荷限制器 整流器功能 供给电压 接口功能 控制电源 上升动作 速度控制 直流电压 转换电流 荷载 接触器 整流器 马达 变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逆变器一体型板的起重机。所述逆变器一体型板包括:逆变器功能部,通过变更电压和频率来将马达的速度控制为所需的速度;接口功能部,执行控制所述逆变器功能部的电子式继电器功能;变压器功能部,将输入电压转换成控制电源的电压;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功能部,转换电流比;载荷限制器功能部,从电流互感器功能部接受根据荷载的电流的变化,以控制起重机的上升动作;整流器功能部,将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及磁接触器功能部,向整流器供给电压,且由所述逆变器功能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逆变器一体型板的起重机,更详细地,本发明涉及不使用通用逆变器,而使驱动起重机所需的逆变器功能部和周边功能部都包括在逆变器一体型板上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通常,起重机作为在厂库、火车站、模具厂、铸造厂等中用于运输货物或在工厂中用于分解、组装设备的装置,是指提升重物或提升并移送到所希望的位置的装置。
上述的起重机由起动机、齿轮减速装置、制动器等构成,且在起重链等的末端安装吊钩(hook)来提升货物,或在提升货物后,以沿着横向(左右方向)移动的方式将货物移送到所希望的位置。通常,起重机大致分为电动起重机、气动起重机等。
电动起重机是将微型电动机、带有行星齿轮式减速装置的卷筒、用于保持货物的电磁制动器、用于在卸载货物时调节速度的超载制动器等集中在狭窄的容器空间内的一种小型卷扬机,其被附着于起重臂的末端,或通过使I型梁的下侧法兰运行在轨道上来上下运送货物,并采用通过在地面操作绳索来移动电动机的方法、移动按钮的方法、远程操作方法等。
气动起重机主要用于煤矿或化工厂等需要防止气体爆炸的危险的场所。
并且,除上述的电动起重机、气动起重机之外,起重机根据使用场所和机器的结构可分为多种类型,例如,在顶棚较低的场所所使用的低头式起重机、运行在两个轨道上的双轨式起重机等。
在上述的起重机类型中,电动起重机可分为使用继电器开关的起重机和使用逆变器的起重机。其中,在根据作业人员的上升和下降操作产生控制信号时,使用继电器开关的起重机通过使用继电器开关来产生控制信号,因此,无法实现设备的小型化,而且,由于设备的使用寿命较短,而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高,并布线复杂,难以制成小型轻质,消耗大量的电力,并严重产生如电子波等噪声。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继电器式起重机的问题,出现了通过内置于本体的逆变器进行驱动的、利用逆变器驱动电动机的电动起重机。
与继电器式起重机相反地,所述利用逆变器驱动电动机的电动起重机可通过非接触式接口元件产生根据作业人员的按钮操作的信号并传输给逆变器,以控制马达驱动。因此,与现有继电器式起重机相比,使用寿命是半永久性的,并可实现小型轻质化,能以接近逆变器的方式布置,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嗓音引起的故障。并且,由于布线简单,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低,从而降低成本,节电,由于零件的模块化而容易进行售后服务,通过完全分离输入和输出来能够保护逆变器免受异常电压的影响。
然而,上述的现有逆变器式起重机使用一般商用化的通用逆变器。由于一般商用化的通用逆变器不是专用于起重机的逆变器,因而包括除驱动起重机所需的功能部之外的多个功能部。因此,存在体积大,成本高,效率降低的问题。
另外,现有逆变器式起重机通过与本体有线连接的操作开关来控制起重机的运行。但是,在远离起重机的情况下,无法通过有线操作开关进行控制,因此存在作业人员需要始终待在接近起重机的位置来对有线操作开关进行操作的不便及减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另一方面,起重机需要如下的多种检测功能,即,为了预先防止破损而需要检测超载或链条过卷等,并且为了寿命管理而需要检测使用次数等。因此,在作业人员的立场上也需要可进一步容易确认并管理这些检测功能的功能部一体化的起重机。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大山INOTEC,未经(株)大山INOTEC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3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床用液压缸检测装置
- 下一篇:隧道斜井衬砌施工用衬砌台车双重防滑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