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酶制剂及其在水产饲料后喷涂中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3629.6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3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郭本月;周怡;刘广;魏万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玛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20/189 | 分类号: | A23K20/189;A23K40/30;A23K50/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酶制剂 及其 水产饲料 喷涂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酶制剂及其在水产饲料后喷涂中应用。所述复合酶制剂包含蛋白酶、植酸酶、纤维素酶和复合保护剂,水溶性良好,加水溶解形成稳定均匀的液体状态,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无明显分层现象。所述复合酶制剂通过后喷涂工艺添加到水产饲料中,能有效减少饲料加工和投喂过程中复合酶的酶活性损失,进而使草鱼的增重率提高了19.4%,饲料系数降低了8.4%,草鱼消化道中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6.5%,48.9%,15.7%,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酶制剂及其在水产饲料后喷涂中应用。
背景技术
颗粒饲料、膨化饲料和膨胀饲料大规模生产,已成为世界饲料工业的一个发展趋势。饲料厂越来越多地利用高温短时加工设备诸如制粒机、膨化机、深度调质器以及通用熟化制粒机等,对配合饲料进行调质、膨化、膨胀、制粒等处理,这些高温处理工艺能有效杀死一些有害物质如沙门氏菌,降低或抑制抗营养因子,同时可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饲料报酬。但是在这些加工工艺中,由于受高温、高压和水分的共同作用,以粉末方式添加的热敏性成分,如维生素、酶制剂、微生物、氨基酸、多肽、药物等受到严重破坏,这无疑导致饲料品质下降或饲料成本提高。为了降低热加工设备对有效成分的破坏,一般采用2种保真加工技术:①通过对热敏性成分进行包被或微胶囊处理来减少其活性损失;②在调质、膨化、膨胀、制粒后添加,即后置添加液体热敏性添加剂来达到有效成分的保真。采用包被或微胶囊技术会增加成本,且不能完全保证有效成分的活性。如果采用液体后置添加,可大大减少因调质、膨化、膨胀、制粒等程序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开始采用制粒后颗粒表面液体喷涂工艺。制粒后颗粒表面液体喷涂可使热敏性成分免受制粒机、膨化机、膨胀器等热加工设备的损害,减少这些成分的补偿添加量,从而降低饲料成本。Cowan(1993)报道,采用后喷涂工艺可使酶制剂的活性保持率几乎达到100%。将药物的添加设置在后面而不是加于混合机中,有利于减少混合机及后续设备的药物残留,可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液态后喷涂是解决饲料加工对热敏性添加剂损失的有效途径,但技术上仍存在障碍:后喷涂只能将热敏性添加剂包敷于饲料颗粒表面,易受环境、运输及储存等影响而造成活性损失,生产过程中也可能造成颗粒饲料粉化率的提高。因此,水产饲料后喷涂专用保护剂的开发迫在眉睫,保护剂能够维持液态添加剂的均一稳定,降低后喷涂添加剂在运输中的损失;同时,可以使后喷涂添加剂粘附及渗透于颗粒饲料,减少其在饲料投喂后的溶失,提高饲料效率,促进水产动物健康生长。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酶制剂及其应用。所述复合酶制剂溶解性好,分布均一稳定,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水产饲料后喷涂工艺中。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复合酶制剂,包含蛋白酶、植酸酶和纤维素酶。
所述复合酶制剂还包括复合保护剂。
所述复合保护剂,包含海藻酸钠和卡拉胶。
所述复合保护剂还包含海藻粉。
所述复合保护剂中海藻粉、海藻酸钠和卡拉胶的质量比为60:10~20:20-30。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保护剂中海藻粉、海藻酸钠和卡拉胶的质量比为60:15:25。
所述复合酶制剂的组分及含量分别为:蛋白酶10000-50000U/g,植酸酶10000-20000U/g,纤维素酶20000-40000U/g,复合保护剂0.02-0.03g/g。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酶制剂的组分及含量分别为:蛋白酶50000U/g,植酸酶10000U/g,纤维素酶20000U/g,复合保护剂0.02g/g。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上述复合酶制剂在饲料后喷涂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玛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玛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36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