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次非相干合束的高能量纳秒脉冲全光纤激光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2895.7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1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史伟;房强;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富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264209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次 相干 高能量 脉冲 光纤 激光器 | ||
1.一种基于多次非相干合束的高能量纳秒脉冲全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器包括纳秒脉冲种子激光光源(1-1)、光纤分束器(1-2)、光纤放大器(1-3)、至少两级光纤合束器(1-4,1-5…1-i)和激光输出头(1-6);其中纳秒脉冲种子激光光源(1-1)的输出端与光纤分束器(1-2)的输入端连接;光纤分束器(1-2)的输出端同时与多个光纤放大器(1-3)的输入端连接;多个光纤放大器(1-3)分成若干组,每组中的所有光纤放大器(1-3)的输出端同时与一个第一级光纤合束器(1-4)的输入端连接;若干第一级光纤分束器(1-4)的输出端同时与一个第二级光纤合束器(1-5)的输入端连接,若干第二级光纤合束器(1-5)的输出端再与一个下一级光纤合束器的输入端连接,最后一级光纤合束器(1-i)的输出端与激光输出头(1-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次非相干合束的高能量纳秒脉冲全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秒脉冲种子激光光源(1-1)采用主动调Q光纤激光器(2)和电流调制型的蝶形半导体激光器(3)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次非相干合束的高能量纳秒脉冲全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调Q光纤激光器(2)包括第一半导体泵浦激光光源(2-1)、第一光纤泵浦信号合束器(2-2)、高反光纤光栅(2-3)、第一双包层掺镱光纤(2-4)、光纤耦合声光调制器(2-5)、低反光纤光栅(2-6)和第一光纤隔离器(2-7);其中第一半导体泵浦激光光源(2-1)的输出端与第一光纤泵浦信号合束器(2-2)的泵浦端连接;第一光纤泵浦信号合束器(2-2)的输入光纤端面进行斜切,输出光纤与高反光纤光栅(2-3)一端相连接,高反光纤光栅(2-3)另一端与第一双包层掺镱光纤(2-4)一端连接,第一双包层掺镱光纤(2-4)另一端与光纤耦合声光调制器(2-5)的输入端连接,光纤耦合声光调制器(2-5)的输出光纤与低反光纤光栅(2-6)一端连接,低反光纤光栅(2-6)另一端与第一光纤隔离器(2-7)的输入光纤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次非相干合束的高能量纳秒脉冲全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调制型的蝶形半导体激光器(3)包括脉冲电流驱动器(3-1)、光纤耦合蝶形半导体激光器(3-2)、输出光纤(3-3)和第二光纤隔离器(3-4);其中脉冲电流驱动器(3-1)的输出光纤连接光纤耦合蝶形半导体激光器(3-2)的输入端;光纤耦合蝶形半导体激光器(3-2)的输出端通过输出光纤(3-3)与第二光纤隔离器(3-4)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次非相干合束的高能量纳秒脉冲全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放大器(1-3)由至少两级依次相连的光纤放大级组成;每级光纤放大级包括第二半导体泵浦激光光源(4-1)、第二光纤泵浦信号合束器(4-2)、第二双包层掺镱光纤(4-3)和第三光纤隔离器(4-4);其中第二光纤泵浦信号合束器(4-2)的泵浦端连接第二半导体泵浦激光光源(4-1),输出端与第二双包层掺镱光纤(4-3)的一端相连,第二双包层掺镱光纤(4-3)的另一端与第三光纤隔离器(4-4)相连;前一级光纤放大级的第三光纤隔离器(4-4)的输出端与后一级光纤放大级的第二光纤泵浦信号合束器(4-2)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级光纤放大级的第二光纤泵浦信号合束器(4-2)的输入端与光纤分束器(1-2)的输出端相连,最后一级光纤放大级的第三光纤隔离器(4-4)的输出端与第一级光纤合束器(1-4)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次非相干合束的高能量纳秒脉冲全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光纤放大级中的第二半导体泵浦激光光源(4-1)采用光纤耦合多模半导体激光器,工作波长位于915nm,输出光纤为105μm/125μm光纤,纤芯NA为0.22,输出功率为20W;第二光纤泵浦信号合束器(4-2)采用(2+1)×1光纤泵浦信号合束器;第二双包层掺镱光纤(4-3)的芯径/内包层为20μm/130μm,纤芯NA为0.08,对915nm处激光的吸收系数为3dB/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富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富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28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