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外装体、电池组和电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2890.4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1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饭塚宏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4;H01M50/258;H01M50/502;H01M50/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金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外装体 电池组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电池外装体、电池组和电池装置,其用于电池组,能够使电池组小型化,并且能够赋予充分的耐久性的电池外装体、通过具有该电池外装体而能够小型化,并且具备充分的耐久性的电池组和具有该电池组的电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外装体、电池组和电池装置。
本申请基于日本特愿2016-134112号(申请日:2016年7月6日)、日本特愿2016-134113号(申请日:2016年7月6日)和日本特愿2016-134114号(申请日:2016年7月6日)主张优先权,并在此援引其中内容。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针对环境意识提高,其中,作为用于储存电能的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的二次电池等受到瞩目。例如,在电动汽车用的蓄电池等中,为了实现大容量化,使用将多个单电池连接而构成的电池组。具体而言,具有连接有多个将电池收纳在外装体容器中的放入容器的单电池的构造的电池组。这里,作为收纳电池的外装体容器,为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使用由将金属箔和树脂层层叠起来的层叠体片构成的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57494号公报
然而,对于电池组而言,要求结构为小型以及具备耐久性,然而实现小型化和耐久性提升这双方却并不容易。例如,若为了实现小型化而简化了电池组的构造,则存在耐久性降低的问题。此外,若为了提高耐久性而设置保护构造,则电池组的小型化会变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具有多个单电池的电池组,能够使电池组小型化,并且能够赋予充分的耐久性的电池外装体、通过具有该电池外装体而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具备充分的耐久性的电池组和具有该电池组的电池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外装体,其具有多个导电体片,所述导电体片中的至少一对的相面对的导电体片在多个线状的粘接部被部分粘接,所述多个粘接部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互相远离地形成,所述一对的相面对的导电体片形成由所述粘接部划分出的多个筒状部,在所述筒状部的内部确保有电池收纳部,所述一对的相面对的导电体片中的至少一方在宽度方向上连续地形成在所述多个筒状部上,所述筒状部由所述导电体片的相邻的所述粘接部之间的中间部形成,所述一对的相面对的导电体片的中间部具有各自的至少一部分朝外方凸出的弯曲形状。
本发明优选构成为,所述一对的相面对的导电体片的所述中间部分别具有基板部和一对侧板部,该一对侧板部以从所述基板部的两侧缘向扩宽方向而接近对方侧的所述导电体片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基板部倾斜地延出,所述筒状部通过所述一对的相面对的导电体片的所述基板部和所述侧板部而形成为六角筒状。
本发明优选构成为,该电池外装体具有多组所述一对的相面对的导电体片,就两面分别粘接在其他的导电体片上的所述导电体片而言,一个面与其他的导电体片粘接而成的粘接部和另一个面与其他的导电体片粘接而成的粘接部在宽度方向上交替配置。
本发明优选构成为,所述一个面与其他的导电体片粘接而成的粘接部和所述另一个面与其他的导电体片粘接而成的粘接部中的一方的宽度形成得比另一方宽。
本发明优选构成为,在厚度方向上相邻的多组的所述导电体片中的一组导电体片与另一组导电体片之间确保空间。
本发明优选构成为,所述导电体片具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面对所述电池收纳部。
本发明优选构成为,所述金属层是包含选自由铝、铜、不锈钢、镍和铁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金属箔。
本发明优选构成为,所述导电体片是还具有树脂层的层叠体,所述树脂层包含选自由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烯烃、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氟树脂和热硬化性树脂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本发明优选构成为,所述导电体片在所述粘接部中通过聚烯烃系的粘接剂而被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藤森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藤森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2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