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交通工具充电的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2511.1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5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安东尼·米勒;亚瑟·劳伦斯·理查兹;詹森·海因兹;大卫·A·海恩;保罗·卡斯特拉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31/06 |
代理公司: | 11262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瑞;郑霞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壳体 出口端 插口 导电端子 手柄壳体 电部件 密封件 壳体 连接器子组件 连接器组件 应变释放件 插座壳体 交通工具 延伸穿过 保持器 电连通 近端 前部 充电 电线 延伸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交通工具充电的连接器组件。一种连接器子组件设置有端子壳体部分、电部件壳体部分、应变释放件和密封件。第一保持器设置在端子壳体部分上,并且被设定尺寸为保持在手柄壳体出口端内。至少一个插口从手柄壳体出口端前部的插座壳体部分延伸。多个导电端子定向在至少一个插口内。电线通过保持特征和密封件延伸穿过电部件壳体部分的近端,与端子壳体部分内的出口端上的多个导电端子电连通。
技术领域
各种实施方案涉及导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
用于交通工具充电的电连接器的一个示例在授予Natter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3/0052853A1号中公开。
概述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案,连接器子组件设置有端子壳体部分、电部件壳体部分、应变释放件(strain relief)和密封件。第一保持器设置在端子壳体部分上,并且被设定尺寸为保持在手柄壳体出口端内。至少一个插口(socket)从端子壳体部分,以在手柄壳体出口端的前部延伸。多个导电端子定向在至少一个插口内。缆线通过保持特征和密封件延伸穿过电部件壳体部分的近端,与端子壳体内的出口端上的多个导电端子电连通。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案,连接器组件设置有端子壳体部分,端子壳体部分被设定尺寸为部分地定向在手柄壳体出口端内,并且具有第一保持器,第一保持器被设定尺寸为保持在手柄壳体出口端内。多个导电端子定向在端子壳体部分内。次级(secondary)壳体部分与端子壳体部分协作,具有第二保持器。电线延伸穿过次级壳体部分的近端,与多个导电端子电连通,与第二保持器协作。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手柄壳体,所述手柄壳体形成外部、与所述端子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一保持器协作的出口端、以及与所述电线协作的近侧手柄壳体缆线入口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保持器被封闭在所述手柄壳体内。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保持器包括螺纹紧固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近侧手柄壳体缆线入口端和所述电线协作的缆线管理系统。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缆线管理系统包括索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保持器包括围绕所述端子壳体部分延伸的环形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手柄壳体形成有槽,所述槽被设定尺寸为接纳所述端子壳体部分的环形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手柄壳体提供与所述端子壳体部分相关地延伸的外部抓握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次级壳体部分包括电部件壳体部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一种组装模块化的连接器组件的方法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组件具有端子壳体部分,端部壳体部分被设定尺寸为部分地定向在手柄壳体出口端内,并且具有第一保持器,第一保持器被设定尺寸为保持在手柄壳体出口端内。多个导电端子定向在端子壳体部分内。次级壳体部分与端子壳体部分协作,具有第二保持器。电线延伸穿过次级壳体部分的近端,与多个导电端子电连通,与第二保持器协作。选择多个手柄壳体中的一个,手柄壳体包括单个手柄壳体、多个壳体和包覆成型(mold-over)构造的壳体,每个手柄壳体被设定尺寸为接纳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组件保持在手柄壳体内。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连接器组件设置有手柄壳体,手柄壳体形成外部、近侧手柄壳体缆线入口端、和出口端。端子壳体部分被设定尺寸为部分地定向在手柄壳体出口端内。多个导电端子定向在端子壳体部分内。次级壳体部分与端子壳体部分协作,具有第一保持器。电线延伸穿过次级壳体部分的近端,与多个导电端子电连通,并且与第一保持器协作。第二保持器与近侧手柄壳体缆线入口端和电线协作。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保持器被封闭在所述手柄壳体内。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手柄壳体提供与所述端子壳体部分相关地延伸的外部抓握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尔公司,未经李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25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