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土透水的生态边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2135.6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8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B3/12;E02B3/14;C04B28/00;C04B38/00;C04B20/02;C04B14/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王晓丽 |
地址: | 45004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土 透水 生态 结构 | ||
1.一种保土透水的生态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坡面上依次铺展开的重复单元所构成;所述的重复单元是由纵向渗水块(1)与横向渗水块(5)拼接而成;纵向渗水块(1)内部设置有贯通两端的纵向渗水管(2),横向渗水块(5)内部设置有贯通两端的横向渗水管(7);纵向渗水块(1)或横向渗水块(5)设与其内部渗水管连通的侧边槽(3),纵向渗水管(2)与横向渗水管(7)通过侧边槽(3)相连通;在重复单元的内部,底部铺设有土壤层(10),顶部铺设有保护层(9);所述的纵向渗水块(1)和横向渗水块(5)是由采用氢氧化铝改性硅藻土的渗水无机材料制备而成;所述氢氧化铝改性硅藻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硅藻土粉体15-20份、锌盐3-5份、铝酸钠5-7份、水100-200份;所述氢氧化铝改性硅藻土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硅藻土粉体、锌盐、铝酸钠和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反应,反应温度50-100℃、反应时间1-3h,再将反应产物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40-160℃和0.5-0.8Mpa压力条件下熟化6-10h,过滤得到的固体产物在100-120℃烘干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土透水的生态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重复单元的纵向渗水管(2)之间、横向渗水管(7)之间、纵向渗水管(2)与横向渗水管(7)之间均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土透水的生态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渗水块(1)与横向渗水块(5)通过分别设置在两者上的凸缘(6)和凹槽(4)相互卡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土透水的生态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横向渗水块(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纵向渗水块(1),纵向渗水块(1)设贯通两端的侧边槽(3);横向渗水管(7)分别与两端的纵向渗水块(1)上的侧边槽(3)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土透水的生态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重复单元内部还设置有桩体(8);保护层为鹅卵石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土透水的生态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无机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煤矸石30-40份、粉煤灰10-15份、石英砂10-20份、苏州土5-10份、改性硅藻土15-20份、蒙脱土5-10份、石蜡10-30份、钛酸钾晶须5-15份、膨胀珍珠岩粉5-10份、碳化硅粉体10-15份、玻璃纤维5-10份、羟甲基纤维素15-20份、增稠剂5-10份、分散剂5-10份、水30-40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土透水的生态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瓜尔胶、黄原胶、卡拉胶或α-环状糊精;所述分散剂选自油酸、棕榈酸、油酸钠、棕榈酸钾或三乙醇胺;所述锌盐为硫酸锌、乙酸锌、硝酸锌或无水氯化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21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