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和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1211.1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4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胡胜华;聂春扬;闫冰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11C1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吕晓章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位寄存器 栅极 驱动 电路 方法 液晶显示器 | ||
本公开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液晶显示器,其中,移位寄存器包含:上拉子电路,其在经由第一输入端接收到第一输入信号时,将上拉节点的电位设置为工作电位;第一输出子电路,其在上拉节点的电位为工作电位时,根据经由第一时钟信号端所接收到的第一时钟信号,在输出端输出栅极驱动信号;复位子电路,其在经由复位端接收到复位信号时,将上拉节点和输出端的电位设置为复位电位;以及第二输出子电路,其在显示一帧画面期间之外的时间段内,在经由第二输入端接收到第二输入信号时,在输出端输出栅极驱动信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通过使液晶发生持续性偏转来显示画面。液晶通常具有电容参数,并且液晶的等效电容也被称为液晶电容。另外,通常还会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设置存储电容,以帮助保持使液晶发生偏转的电压。液晶根据液晶电容和存储电容中所储存的电荷进行偏转。
在显示不同画面的过程中,液晶电容和存储电容将进行多次的充电和放电。随着显示器件的刷新频率的提高,液晶电容和存储电容的充电和放电也越来越快。相应地,液晶电容和存储电容的充电和放电的时间也随之而变得越来越短。充电和放电的时间不足导致在液晶电容和存储电容中可能存在电荷残留,从而导致残像、抖动以及开关机时闪烁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其包含:上拉子电路,其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一输入端和上拉节点相连,并且在经由第一输入端接收到第一输入信号时,将上拉节点的电位设置为工作电位;第一输出子电路,其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上拉节点、第一时钟信号端和输出端相连,并且在上拉节点的电位为工作电位时,根据经由第一时钟信号端所接收到的第一时钟信号,在输出端输出第一栅极驱动信号;复位子电路,其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复位端、上拉节点和输出端相连,并且在经由复位端接收到复位信号时,将上拉节点和输出端的电位设置为复位电位;以及第二输出子电路,其与移位寄存器的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并且在显示一帧画面期间之外的时间段内,在经由第二输入端接收到第二输入信号时,在输出端输出第二栅极驱动信号。
可选地,第二输出子电路可以包含:第一开关元件,其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二输入端、输出端和工作电位端相连。
可选地,第二输出子电路还可以包含:第二开关元件,其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二输入端、复位电位端和上拉节点相连。
可选地,第二输出子电路还可以包含:第三开关元件,其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二输入端、复位电位端和下拉节点相连。
可选地,上拉子电路可以包含:第四开关元件,其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二时钟信号段和上拉节点相连。
可选地,上拉子电路还可以包含:第五开关元件,其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一输入端、复位电位端和下拉节点相连。
可选地,第一输出子电路可以包含:第六开关元件,其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上拉节点、第一时钟信号端和输出端相连;以及电容器,其连接在上拉节点和输出端之间。
可选地,复位子电路可以包含:第七开关元件,其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复位端、复位电位端和上拉节点相连;以及第八开关元件,其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下拉节点、复位电位端和输出端相连。
可选地,复位子电路还可以包含:第九开关元件,其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复位端、工作电位端和下拉节点相连。
可选地,上述任何一个开关元件可以在其控制端的电位为工作电位时导通,使得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电位相同或近似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1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