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胶芯环形防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0548.0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3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刘建伟;董德宝;陈繁敏;郭树旺;王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33/06 | 分类号: | E21B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胶芯 环形 防喷器 | ||
1.双胶芯环形防喷器,它包括法兰座(1)、下压盖(2)、下耐磨环(3)、下外胶芯(4)、下内胶芯(5)、下活塞头(6)、下刮泥盘(7)、下支撑架(8)、下支撑筒(9)、下活塞杆(10)、平衡管汇(11)、上活塞杆(12)、上支撑筒(13)、上支撑架(14)、上活塞头(15)、上端盖(16)、上刮泥盘(17)、上压盖(18)、上耐磨环(19)、上外胶芯(20)、上内胶芯(21)、外壳体(22)、泄压管汇(23)、接箍检测仪(24),上内胶芯(21)、上外胶芯(20)二者与下内胶芯(5)和下外胶芯(4)二者对称安装于外壳体(22)中,上内胶芯(21)与上压盖(18)之间通过螺钉安装上耐磨环(19),下内胶芯(5)与法兰座(1)之间通过螺钉安装下耐磨环(3),上支撑筒(13)与下支撑筒(9)通过螺栓对称安装于外壳体(22)中,外壳体(22)和上支撑筒(13)、下支撑筒(9)接触面采用阶梯式,便于安装和定位,上刮泥盘(17)安装于上内胶芯(21)与上支撑筒(13)之间,下刮泥盘(7)安装于下内胶芯(5)与下支撑筒(9)之间,上活塞头(15)与上活塞杆(12)通过螺钉连接安装于上外胶芯(20)下部,上外胶芯(20)通过上活塞杆(12)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挤压下上内胶芯(21)实现密封,下活塞头(6)与下活塞杆(10)通过螺钉连接安装于下外胶芯(4)上部,下外胶芯(4)通过下活塞杆(10)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挤压下内胶芯(5)实现密封,上支撑架(14)安装于上端盖(16)与外壳体(22)之间,外壳体(22)上开第一阶梯孔,便于上支撑架(14)定位,上压盖(18)通过螺栓将上端盖(16)与外壳体(22)连接在一起,下支撑架(8)安装于法兰座(1)与外壳体(22)之间,外壳体(22)上开第二阶梯孔,便于下支撑架(8)定位,下压盖(2)通过螺栓将法兰座(1)与外壳体(22)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胶芯环形防喷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法兰座(1)是环形,外圆直径与配套的井口法兰直径一致,圆环形法兰座(1)周向均布螺栓孔,圆环形法兰座(1)下表面开有密封钢圈槽,用以安装八角形密封钢圈,法兰座外表面与外壳体之间安装O形密封圈,密封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胶芯环形防喷器,其特征是:所述法兰座(1)周向均匀分布24个Φ47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胶芯环形防喷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体(22)内部采用阶梯孔,便于其他零件安装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胶芯环形防喷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体(22)周向均布四个法兰座,用以安装平衡管汇(11)、泄压管汇(23)和接箍检测仪(24),法兰座均设计有钢圈槽,用以安装八角形密封钢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胶芯环形防喷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内胶芯(21)和下内胶芯(5)采用压块式结构,上内胶芯(21)和下内胶芯(5)尺寸一样,密封过程中可以保证骨架径向运动,同时减小胶芯内部应力集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胶芯环形防喷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外胶芯(20)和下外胶芯(4)底部均采用锥形结构,便于在密封过程中挤压上内胶芯(21)和下内胶芯(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胶芯环形防喷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刮泥盘(17)和下刮泥盘(7)均采用橡胶材料,可以清除管柱表面油污,减轻对管柱的损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胶芯环形防喷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接箍检测仪(24)通过螺栓安装于外壳体法兰座上,在起下管柱作业过程中配合平衡管汇(11)和泄压管汇(23)实现油管接箍不强行通过环形防喷器胶芯,减小对胶芯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05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