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液过滤循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30507.1 | 申请日: | 2017-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5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黎方军;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黄河;赵英 |
| 地址: | 408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液 过滤 循环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液过滤循环系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蓄液箱、第一过滤箱、第二蓄液箱;第二蓄液箱通过导液槽连通有第二过滤箱;第一过滤箱内设有传送带,传送带包括主传动辊、从传动辊以及设有筛孔的输送带;主传动辊、从传动辊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过滤箱的前后两端;第二过滤箱的进液口处设有磁性辊;磁性辊位于导液槽出口下方;磁性辊的轴心线位于导液槽出口边缘外侧,磁性辊外侧设有接料板;沿着接料板的内侧边缘上连接有刮板,刮板接触在磁性辊的圆周面上;第二过滤箱的外壁设有排液接口。本发明能够对冷却液进行多级过滤,并且将直接过滤与间接过滤相结合,过滤效果优良,同时还实现了边过滤边排渣,过滤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对机械加工中使用到的冷却液进行过滤处理的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机床在切削金属材料过程中需要用冷却液来冷却切削刀具,以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一般需要1000~1500L/min的大流量冷却液,冷却液经使用后如直接排出扔掉十分可惜,而且增加了机械加工的成本,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通常会采用循环系统,即从喷头喷射出的冷却液喷溅到刀具后,又回落入到槽内,然后循环使用,但是在机加工的过程中刀具会把切削下来的切屑落入到装有冷却液的槽当中,这样就很容易将一些细小的切屑带入循环系统中,造成冷却循环系统的堵塞,对于机加工的精度也有影响。
现有技术中的循环系统只是把冷却液收集起来,再直接重新使用,没有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处理,既影响加工精度,又容易造成循环系统的堵塞。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液过滤循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循环系统不能进行液渣分离、容易堵塞的技术问题,能够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处理,分离出冷却液中的废渣,从而避免冷却液循环系统堵塞;过滤效率高,过滤效果优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冷却液过滤循环系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蓄液箱、第一过滤箱、第二蓄液箱;所述第一蓄液箱上设有进液接口;所述第二蓄液箱前端面通过导液槽连通有第二过滤箱;第一过滤箱前端超出第二蓄液箱的前端面;所述第一过滤箱内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主传动辊、从传动辊以及设有筛孔的输送带;所述主传动辊、从传动辊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过滤箱的前后两端;所述主传动辊的轴线位于第二蓄液箱前端面的外侧;所述第二过滤箱的进液口处设有磁性辊,磁性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过滤箱的两侧壁上;所述磁性辊位于导液槽出口下方,磁性辊的轴心线位于导液槽出口边缘外侧,磁性辊的轴心线与导液槽出口边缘所在铅垂面的距离不大于磁性辊的半径;所述磁性辊外侧设有接料板,接料板位于第二过滤箱上方,并位于所述主传动辊下方;沿着接料板的内侧边缘上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接触在磁性辊的圆周面上;所述主传动辊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能够覆盖或部分覆盖所述磁性辊;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外壁设有排液接口,第二过滤箱内设有用于将过滤后的冷却液排出到排液接口中的排液装置。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倾斜设置,主传动辊位于从传动辊斜上方;所述第一蓄液箱底面为平行于传送带的斜底面,所述斜底面下端设有位于传送带正上方的第一出液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箱下端为不设底面的敞口,从而通过敞口与第二蓄液箱连通。
优选的,所述排液装置为水轮;所述水轮正对排液接口设置,水轮通过设置在第二过滤箱一侧的电机驱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还配合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磁性辊通过转轴与第二过滤箱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两端均外伸出第二过滤箱的两侧面,转轴与电机同侧的一端上配合连接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向第二带轮输送动力。
优选的,所述磁性辊的另一端配合连接有第三带轮;所述主传动辊与第三带轮同侧的一端配合连接有第四带轮,第三带轮通过第二皮带向第四带轮输送动力;所述第一过滤箱前端相对于第四带轮的一侧连接有立板,主传动辊相对于第四带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立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师范学院,未经长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0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配重装置
- 下一篇:人工椎间盘下终板球形槽镜面处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