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关节机器人的关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0022.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3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伟;金源;张敏;马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7/02 | 分类号: | B25J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关节 机器人 装置 | ||
1.一种用于关节机器人的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装置包括中空的本体(4)、电机、中心护线轴(16)、第一轴承(12)、第二轴承(20)、第一压板(22)、交叉滚子轴承(2)、上夹板(25)、下夹板(26)、输出法兰(28)、谐波减速器;
所述电机包括定子(10)、转子(11)和壳体(9),定子(10)固定连接在壳体(9)的座孔中,转子(11)与定子(10)相对;
所述谐波减速器包括输入轴(13)、凸轮(135)、薄壁轴承外壳(134)、中空的刚轮(6)、中空的柔轮(5)和编码器(17);凸轮(135)呈椭圆形;输入轴(13)呈中空的台阶状,输入轴(13)表面设有第一台阶(131)、第二台阶(132)和底端台阶;
编码器(17)固定连接在第一台阶(131)表面,电机的转子(11)与第二台阶(132)相适配;输入轴(13)的一端与凸轮(135)的一端固定连接;凸轮(135)和薄壁轴承外壳(134)之间设有球形滚动体,凸轮(135)带动薄壁轴承外壳(134)旋转;柔轮(5)的下部表面呈小模数外齿形(51),柔轮(5)的上端面设有安装孔(52)和中心孔(53),刚轮(6)内壁呈小模数内齿形,刚轮(6)边缘设有安装孔(61),刚轮(6)内壁和柔轮(5)的下部相适配;薄壁轴承外壳(134)与柔轮(5)的下部内腔相适配;壳体(9)和刚轮(6)固定连接在本体(4)座孔中,
中心护线轴(16)位于输入轴(13)内腔中,第一轴承(12)连接在壳体(9)的座孔中,且第一轴承(12)的内圈与输入轴(13)的第一台阶(131)适配;第二轴承(20)的外圈和第一压板(22)由螺钉连接在输入轴(13)的底端台阶上,第二轴承(20)的内圈和中心护线轴(16)适配;
交叉滚子轴承(2)位于本体(4)的一端,且交叉滚子轴承(2)的外圈通过第二压板(1)和螺钉连接在本体(4)上,交叉滚子轴承(2)的内圈、上夹板(25)、下夹板(26)、柔轮(5)、中心护线轴(1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上夹板(25)、下夹板(26)的内孔与中心护线轴(16)配合;上夹板(25)和下夹板(26)分别位于交叉滚子轴承(2)的上方和下方;输出法兰(28)与下夹板(26)配合连接;
还包括调整片(8),调整片(8)位于壳体(9)和刚轮(6)之间;调整片(8)固定连接在本体(4)座孔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关节机器人的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对值编码器(14),绝对值编码器(14)固定连接在中心护线轴(16)的尾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关节机器人的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4)上设有通孔(43)。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关节机器人的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4)还设有第二座孔(44),第二座孔(44)的直径与输出法兰(28)的外径相等。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关节机器人的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盖(18),后盖(18)固定连接在本体(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00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轻量化服务机器人关节模块
- 下一篇:升降驱动机构以及平面关节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