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分相复合式废水脱氮装置及一种废水脱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8272.2 | 申请日: | 2017-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5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左剑恶;赵健;张博文;王丝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 复合 废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分相复合式废水脱氮装置及一种废水脱氮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构造简单,稳定性和恢复性良好。本发明采用序批式反应器的运行方式,同时接种氨氧化菌絮状污泥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将短程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在同一个反应器中进行耦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分相复合式废水脱氮装置及一种废水脱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氮素污染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且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该问题日益严峻并引发了多次公共环境安全事件。为此,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并实施了新的污水排放标准,其中尤其提高了氨氮的排放要求,并首次对出水总氮进行了限定。同时,氨氮成为了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新的总量控制指标。然而,我国目前还大量存在着如厌氧消化上清液、光电废水等工业废水难以处理的问题,这类废水由于具有高氨氮、低碳氮比的特点,总氮去除尤为困难。
传统的脱氮技术多采用硝化-反硝化技术手段进行,该技术由于需要大量氧气用于硝化作用、大量有机碳源用于反硝化作用,在处理高氨氮、低碳氮比废水的情况下尤为不经济和困难。目前,国际上研究热点开始转向基于厌氧氨氧化的脱氮工艺。厌氧氨氧化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球状菌,其利用氨氮作为电子供体、亚硝酸根作为电子受体,通过氮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直接生成氮气,实现能源和碳源的节约。然而,厌氧氨氧化菌生长尤为缓慢,需要在具有较强生物持留能力的反应器中生长。在工程应用时,实际废水中氮素的主要形式是氨氮,因此,厌氧氨氧化过程需要与亚硝化过程耦合进行,厌氧氨氧化过程与亚硝化过程的耦合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两个反应器连接,两者分别主要进行亚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另一种则是使亚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在同一个反应器中进行,称为一体式脱氮。而一体式脱氮由于其构筑物数量少,相对于分体化设计便于进行工程运行管理,同时由于无单独的亚硝化反应器,因此在脱氮过程中无亚硝酸盐积累的问题,提高运行安全性,并减少温室气体N2O的排放。但运行一体化反应器时,需要选择性培养反应器中的氨氧化菌与厌氧氨氧化菌,同时抑制硝化细菌;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不稳定的进水情况经常性会造成反应器的波动、从而对反应器形成抑制,因此,反应器的恢复能力也很重要。
综上所述,现有的厌氧氨氧化为主的脱氮反应器各具优势,但也各有欠缺;为了实现厌氧氨氧化工艺在高负荷、高进水浓度下、长期稳定运行并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尚需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分相复合式废水脱氮装置及一种废水脱氮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分相复合式废水脱氮装置具有高负荷、高进水浓度、长期稳定性和恢复能力好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分相复合式废水脱氮装置,包含反应器、进水装置、进水泵、出水泵、第一回流泵、水浴装置、曝气装置、搅拌装置、水浴夹套和第二回流泵;
其中,所述进水装置通过进水泵和反应器下部进水口进行连通;
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反应器中上部;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泵和曝气头,所述曝气头伸入反应器中上部;
所述出水泵和反应器的上部出水口进行连通;
所述水浴夹套包裹反应器侧面,所述水浴夹套的出口与水浴装置进行连通,所述水浴夹套的入口通过第一回流泵与水浴装置进行连通;
所述反应器的上部通过第二回流泵与反应器的下部进行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水泵、出水泵、曝气装置、第二回流泵和搅拌装置独立地连接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反应器上部设置有溢流口。
优选的,所述反应器的高径比≥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82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