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石墨烯霍尔效应的DNA传感器和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7426.6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1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得;江南;吴冬芹;李小晴;叶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崔佳佳;马莉华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薄膜 霍尔效应 绝缘基板 石墨烯 传感器 检测 表面粗糙度 方块电阻 快速检测 检出限 迁移率 | ||
本发明涉及基于石墨烯霍尔效应的DNA传感器和检测方法。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含绝缘基板和固定于所述绝缘基板上的石墨烯薄膜,所述石墨烯薄膜具有如下特征:1)所述石墨烯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小于1.5nm;2)所述石墨烯薄膜的方块电阻小于1000Ω/sq;3)所述石墨烯薄膜的迁移率大于2000cm2/V·s。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所述传感器可实现无需标记、快速检测、检出限高达10‑12M且不受德拜长度影响的对DNA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DNA传感器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石墨烯霍尔效应的DNA传感器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作为一种单原子层的二维材料,具有众多优异的性能,如:超高的电子迁移率、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机械性能且具有生物兼容性等,由于石墨烯特殊的电学和形态,使得其载子传输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单个分子吸附在表面,都能改变石墨烯的电性,使石墨烯在传感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用于在生物传感器领域检测葡萄糖、蛋白质、多巴胺和DNA。作为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分子,如果发生突变有可能导致细胞癌变,因此对DNA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对于一些遗传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必要。
目前,在DNA检测方面,有荧光检测法、电化学检测法、场效应晶体管检测法。荧光检测法是利用石墨烯能猝灭荧光的特性来检测DNA序列,这种检测方法不仅检测的样本有限,而且需要荧光标记,在检测灵敏度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利用石墨烯的电学性能检测方面,其检测原理都是以电性变化为主,包含电压/电流改变,或是测其电阻、电导、电容、阻抗等。器件制备过程需要经过微纳加工工艺,且电化学方法的检出限非常低,往往只有10-7M的量级。而采用晶体管对DNA进行检测的器件,由于受到溶液德拜长度的影响,检测灵敏度和检出限均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石墨烯霍尔效应的DNA传感器和一种基于所述传感器的无需标记、可快速检测、检出限高达10-12M且不受德拜长度影响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霍尔效应的DNA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含绝缘基板和固定于所述绝缘基板上的石墨烯薄膜,所述石墨烯薄膜具有如下特征:
1)所述石墨烯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小于1.5nm;
2)所述石墨烯薄膜的方块电阻小于1000Ω/sq;
3)所述石墨烯薄膜的迁移率大于1800cm2/V·s。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石墨烯薄膜是如下制备的:在氢气气氛下,以气态碳源为石墨烯源材料,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第一基底表面生长石墨烯薄膜。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气态碳源选自下组:甲烷、乙烷、乙烯、乙炔、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化学气相沉积法中,所述氢气和所述气态碳源的流量比为1-3:1-3。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化学气相沉积法中,沉积温度为900-1200℃,较佳地1000-1100℃。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化学气相沉积法中,在所述沉积温度下的沉积时间为10-60min,较佳地20-40min。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基底选自下组:铜箔、镍箔、铁箔。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基底的厚度为10-50μ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石墨烯薄膜的厚度为0.1-10nm,较佳地0.3-5nm,更佳地1-3n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石墨烯薄膜是通过如下方法转移到所述绝缘基板表面的:
a-1)提供第一刻蚀液和第二刻蚀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7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