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位置判断系统及车轮位置判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6735.1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4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游鸿志;曾俊元;黄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橙的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4 | 分类号: | B60C23/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位置 判断 系统 方法 | ||
一种车轮位置判断系统包含多个设置于多个车轮的监测发送装置、一个包括多个轮速传感装置的轮速传感单元,及一个电子控制单元。每一个监测发送装置在该车轮于一个发射周期内转动至一个第一位置及一个第二位置时,分别发射两个相关于一个装置编号的监测信号。该第一位置至该车轮的转动轴的连线与该第二位置至该车轮的转动轴的连线间相夹一个第一角度;前一次发射周期内第一位置至该车轮的转动轴的连线与后一次发射周期内第一位置至该车轮的转动轴的连线间相夹一个第二角度。该电子控制单元分析所述监测信号与由每一个轮速传感装置输出的齿数信号,并根据该第一角度及所述车轮的绝对角度变化量将所述装置编号匹配所述轮速传感装置,从而确定所述车轮在车辆上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断系统及判断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轮位置判断系统及车轮位置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相当常见的交通运输工具,而车轮的胎压适当与否,更是行车安全关键的一环,因此胎压侦测器(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TPMS)已然成为现今车辆所应配备的装置。
不过,当每个胎压侦测器对应设置于车轮时,必须逐一进行设定,使得车辆中的一个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确定哪一个胎压侦测器是设置于哪一个车轮,从而知晓所接收到相关于胎压的侦测信号是对应哪一个车轮。此外,若进行前后轮对调,则还得再重新设定,徒增人力及时间成本。
因此,就有如美国专利第8332104B2号所提出的一种自动判断胎压侦测器所在车轮位置的系统及方法,是根据所述胎压侦测器分别在单一个发射点,或是固定时间差的多个发射点输出侦测信号,以产生一个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的特征,同时再利用现今大部分车辆皆具有的一个防死锁刹车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探知所述车轮的转动情况,从而实现自动判断胎压侦测器所在车轮位置的功能。
此外,美国专利第8659411B2号则公开一种判断车轮位置的方法、传感器及系统,是根据所述传感器分别在单一个发射点,输出相关于角度的侦测信号,同样是产生模式识别的特征,及配合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或车身动态稳定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Program,ESP)以判断出所述传感器所在车轮的位置。
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有着显著的缺点,因为对于单一个发射点而言,该电子控制单元容易接收不到信号而形成盲点,或是可能同时接收到多笔侦测信号造成交叠而无法辨识。另外,固定时间差的所述发射点也会随着车速提高而产生混叠(aliasing)效应,容易造成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善现有缺点的车轮位置判断系统。
本发明车轮位置判断系统适于判断一个车辆的多个车轮在该车辆上所对应的位置。该车轮位置判断系统包含多个监测发送装置、一个轮速传感单元及一个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监测发送装置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车轮。每一个车轮上的监测发送装置在该车轮于一个发射周期内转动至一个第一位置及一个第二位置时,分别发射两个相关于一个装置编号的监测信号。该第一位置至该车轮的转动轴的连线与该第二位置至该车轮的转动轴的连线间相夹一个第一角度。前一次发射周期内第一位置至该车轮的转动轴的连线与后一次发射周期内第一位置至该车轮的转动轴的连线间相夹一个第二角度。
该轮速传感单元包括多个分别与所述车轮耦接的轮速传感装置。每一个轮速传感装置在每一次发射周期内的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分别输出两个相关于其耦接车轮的绝对角度的齿数信号。
该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监测发送装置及该轮速传感单元信号连接,并分析所接收到的所述监测信号与所述齿数信号,再根据各监测发送装置所对应的该第一角度及所述车轮的绝对角度变化量,将所述装置编号对应匹配所述轮速传感装置,从而确定所述车轮在该车辆上所对应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橙的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橙的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67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