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矩形柔性低压驱动电加热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6409.0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3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娟;卫强;黄锁忠;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晶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12 | 分类号: | H05B3/12;H05B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王雯婷;方燕娜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矩形 柔性 低压 驱动 加热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加热膜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矩形柔性低压驱动电加热膜的制备方法。一种便携式矩形柔性低压驱动电加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低温银浆内添加一维或二维纳米银材料;2)在改良银浆内添加一维或二维的纳米碳材料;3)均匀混合改良低温碳银浆;4)将改良低温碳银浆制备在电极衬底薄膜上;5)在电极衬底薄膜上套印1~5层不同厚度的柔性加热电极膜;6)在柔性加热膜上电极线的下方引出两个电极引脚;7)涂覆一层高导热胶。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不仅具有一般液晶显示器中氧化铟锡膜加热的功能,同时作为背加热膜,该薄膜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柔性和低压驱动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膜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矩形柔性低压驱动电加热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受到材料特性的限制,当工作温度低于0℃时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等会表现出响应速度慢、亮度低甚至工作失灵等问题,且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工作,会导致器件寿命降低。为了解决低温工作瓶颈问题,业内经常采用电加热膜来辅助,升高其工作温度。目前最常用的前置形透明导电薄膜,包括氧化铟锡加热薄膜、纳米银金属薄膜、FTO透明导电薄膜等。前置型薄膜主要是以玻璃或透明聚酯塑料(PET)为衬底制备的透明导电薄膜,都是整个面都覆盖加热膜的,功耗稍高,且该薄膜会对显示器的亮度、色差、分辨率等显示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透明薄膜厚度极小,因此其加热热力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便携式矩形柔性低压驱动电加热膜的制备方法,采用银-碳材料在含背胶的柔性PET材料上制作低压驱动电热膜的工艺,使用背贴式加热膜,达到兼具有柔性和低压驱动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便携式矩形柔性低压驱动电加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步骤1,在低温银浆内添加一维或二维纳米银材料,添加量为0.5~5%,获得改良银浆;2)步骤2,在改良银浆内添加一维或二维的纳米碳材料,添加量为0.5~1.5%,得到改良低温碳银浆;3)步骤3,采用高能球磨振动研磨、平面研磨、三辊机研磨等方法中的任一种均匀混合改良低温碳银浆;4)步骤4,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将改良低温碳银浆制备在电极衬底薄膜上,在150℃条件下烘烤1~2小时,自然冷却获得柔性加热电极膜;5)步骤5,根据需要在电极衬底薄膜上套印1~5层不同厚度的柔性加热电极膜,每一层柔性加热电极膜上均为非对称电极;6)步骤6,在柔性加热膜上电极线的下方引出两个电极引脚,并将电极引脚通过热压法直接与加热控制电路相连;7)步骤7,在完成步骤6的柔性加热膜表面,涂覆一层高导热胶。
步骤1中,所述一维纳米银材料为片状纳米银粉,添加量为0.5~3%;所述二维纳米银材料为纳米银线,纳米银线的长径比大于150,添加量为1~5%。
步骤2中,所述一维纳米碳材料为石墨烯,石墨烯的层数小于8;二维纳米碳材料为多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的长径比大于200。
步骤5中,所述电极薄膜为矩形薄膜且矩形薄膜的长是L,矩形薄膜的宽是W,所述非对称电极上是一种线电极,并且线电极沿电极薄膜长边长的中线对称分布。
所述线电极的宽度W 0是电极薄膜宽度W的1/35~1/25,线电极弯曲排布并且线电极的整体呈左右分布,线电极的左上部和右下部、左下部和右上部分别是中心对称,线电极相邻的两根横线之间的距离为Hn+1=6/5Hn,线电极中线上方最近两横线间距为H(n+x),则H(n+x+1)=4/5H(n+x),当线电极超过水平中线后,Hn+1=4/5Hn;所述电极线四周离边缘的距离为2W0±0.5W0。
步骤7中高导热胶可以使用高导热透明胶和高导热半透明胶中的一种,高导热胶的涂层厚度为2~20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晶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未经上海晶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64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屏、显示屏的制程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路灯智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