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料破碎机除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5824.4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4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医博;陈百曦;苏延;郭文瑛;邱智育;王恒昌;刘伯达;谢宇曦;郑凯翔;赵茂伶;罗翼锋;陈前谱;宋紫微;张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料 破碎 除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骨料破碎机设备除尘方法,属于混凝土骨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CN 101099974B“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再生利用方法”提出了一种全再生细骨料的制备方法,其所配套的骨料破碎机在制备骨料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由此带来了以下问题:1.大量粉尘使得设备运行时受影响,增加设备的损耗。 2.外泄的粉尘会造成一定的大气污染,影响周边环境。3.长时间处于大粉尘的环境还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急需为设备设计一种简易高效的除尘方法,使得设备能够不仅能够保证工作质量,还能在低粉尘的环境下工作,使得骨料的破碎过程更加的高效。
传统的除尘措施包括如下三种。一是采用收尘系统,用收尘器将干的粉尘收集下来,其优点是能够控制全再生细骨料中的微粉含量,但其需要配置除尘系统,初始投入和维护成本高。二是采用水洗除尘,其优点是设备简单,但会造成全再生细骨料中微细颗粒大量损失,降低全再生细骨料性能;而且设备占地面积大,还有废水废渣的处理问题。三是采用喷水除尘,即用喷头向除尘点喷水,这一方法简单,成本低,但由于喷头喷出的水流较粗,且喷水面积难以完全覆盖扬尘点,仍存在一定扬尘,且过多的水会造成破碎机的加速磨损以及筛分机的筛孔堵塞等问题。因此急需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适用于骨料破碎的除尘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全再生细骨料制备过程中粉尘较大的问题,以及多种现有除尘方法不适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喷雾式的骨料破碎机除尘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骨料破碎机的除尘方法,包括步骤:
在骨料破碎机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安装防尘罩;
采用雾化器向防尘罩内喷雾除尘,雾滴粒径为1-5μm,防止过大雾滴堵塞骨料破碎机;
飞扬的尘粒和雾滴结合后形成更大的颗粒,沉降在骨料中达到除尘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的雾滴由超声波雾化器生成,并由管道输送到防尘罩内,以保证所产生的雾滴大小在1-5μm。
进一步地,所述的管道采用直喷式管道,将雾滴输送到半封闭防尘罩内,保证雾滴不会凝成较大雾滴,避免雾滴的液化。
进一步地,所述的直喷式管道内设置有推动雾滴运行喷向除尘罩内的驱动设备,加快雾滴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设备包括风扇,结构简单,促进粉尘颗粒结合形成较大颗粒落入骨料当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器置于骨料破碎机的进料口和出料口附近,防止雾滴在远距离运送过程中出现液化现象,影响雾滴粒径。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雾化器与骨料破碎机同时运行,即骨料破碎机运行时,便向防尘罩内喷雾,通过联动保证骨料破碎机运行时,除尘可以同步进行。
进一步地,所采用的防尘罩为半封闭结构,允许有一定的雾滴溢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尘罩和雾化器还设置于骨料破碎机周围其他粉尘较大的区域,即其他粉尘较大区域也可以安放半封闭防尘罩和喷雾设备以实现进一步地除尘。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除尘方法可以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粉尘的扩散、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使骨料破碎机运行过程中的产生的粉尘能与雾滴凝结回到骨料当中,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与大气环境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可以使得操作人员可以近距离观测骨料破碎机运行。本发明简单易行,也可以运用于其他局部有较大粉尘,且粉尘有用的设备的除尘。
附图说明
图1 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骨料破碎机除尘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骨料破碎机除尘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一种骨料破碎机的除尘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1,在骨料破碎机进料口与出料口设置半封闭的除尘罩。
本实施例中,骨料破碎机运行时,仅进料口与出料口有较大的粉尘,所以仅在该两处设置半封闭的除尘罩。如有骨料破碎机其他部位有较大的粉尘亦可以采用除尘罩。该处的除尘罩为半封闭除尘罩,是为保证进料口与出料口可以进出料。
步骤1-2,在进料口与出料口附近安放超声波雾化器;
本实施例中,采用超声波雾化器,以保证雾滴颗粒的大小可以在1-5μm的范围内。安放在进料口与出料口附近是为避免雾滴远距离输送,使得雾滴的粒径受影响。
步骤1-3,采用直喷式管道运输雾滴,采用风扇将雾滴喷向除尘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58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遮光帘(HPD‑13)
- 下一篇:遮光帘(HPD‑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