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选换挡拉丝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5112.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9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4 | 分类号: | F16C1/14;F16H6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拉丝 接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换挡拉丝接头结构,包括:拉丝端头拉杆,所述拉丝端头拉杆的第一端于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卡合件,所述拉丝端头拉杆的第二端与拉丝连接;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第一端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于所述连接块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容纳腔于所述连接块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第二开口;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连接块的外圆周面上,所述卡接块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合件配合的第二卡合件,所述第一卡合件和第二卡合件配合以将所述拉丝端头拉杆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的螺栓连接替换为第一卡合件和第二卡合件的卡接,装配步骤简单,进而降低了装配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选换挡拉丝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对于与驾驶员操作相关的选换挡机构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制造水平下,变速器端选换挡拉丝安装支架、选换挡拉丝自身长度以及变速操纵机构选换挡拉丝安装位置均存在较大公差,导致换挡手柄位置偏离设计位置,导致选换挡手感变差,甚至引起选换挡卡滞或困难。
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选换档拉丝接头结构,通过拉丝端头拉杆1′在连接块2′的凹槽内的前后移动来调节拉丝长度。调节螺栓3′的螺柱端穿过拉丝端头拉杆1′中间的U型孔,与连接块2′采用螺栓连接,通过调节螺栓3′拧紧作用,保证拉丝端头拉杆1′、连接块2′相对位置不变,进而保证拉丝不移动。
这种连接方式的缺点为:
1、拧紧力不好控制:拧紧力过大导致螺栓滑牙,部件损坏等;拧紧力过小,则会导致拉丝端头拉杆长度变化,在连接块凹槽内部晃动等。
2、增加螺栓装配工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选换挡拉丝接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栓连接方式造成的拧紧力不好控制的技术问题,同时降低装配难度,减少装配时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换挡拉丝接头结构,包括:
拉丝端头拉杆,所述拉丝端头拉杆的第一端于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卡合件,所述拉丝端头拉杆的第二端与拉丝连接;
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第一端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于所述连接块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容纳腔于所述连接块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第二开口;
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连接块的外圆周面上,所述卡接块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合件配合的第二卡合件,所述第一卡合件和第二卡合件配合以将所述拉丝端头拉杆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
如上所述的选换挡拉丝接头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卡合件和所述第二卡合件为相互配合的直螺纹。
如上所述的选换挡拉丝接头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均凸设有楔形限位块组,所述卡接块上凹设有第一卡接槽、第二卡接槽和第三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第三卡接槽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接槽的两侧,所述直螺纹形成于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底部,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第三卡接槽的内壁上凸设与所述楔形限位块组配合的限位凸块。
如上所述的选换挡拉丝接头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楔形限位块组包括沿着所述连接块的外圆周面环设的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较所述第二楔形块靠近所述第二开口。
如上所述的选换挡拉丝接头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限位凸块为楔形结构,所述限位凸块的楔形面和所述楔形限位块组的楔形面配合形成一对滑移导向斜面。
如上所述的选换挡拉丝接头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拉丝端头拉杆的第一端的端部形成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为圆锥梯形结构,其两端切边,中心部分设有开槽。
如上所述的选换挡拉丝接头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环设有用于限制拉丝端头拉杆窜动的环状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5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