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5043.5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9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柳炳宇;金智勋;金孝溁;吴淳泽;卢永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1F38/14;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6 | 代理人: | 孙昌浩,李盛泉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电力 接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金属材质形成的盖部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机之类的便携式终端中,由于设计要素而采用金属外壳(Metal Case)。然而,在将便携式终端的后盖(back cover)由金属材质形成的情况下,决定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效率的耦合系数(Coupling Coefficient)降低,于是诱发如下的问题:难以进行无线充电,或者充电效率极其低下。
因此,需要一种既具备金属外壳又可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由金属材质形成盖部,也能够提供高的无线充电效率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可包括:盖部,由导电材质形成,且在暴露于外部的第一面具有槽形态的线圈收容部;以及线圈部,被收容于所述线圈收容部的内部,以无线方式接收电力。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包括:盖部,由导电材质形成,并结合于终端主体;电路部,布置于所述盖部的内侧;以及线圈部,布置于所述盖部的外侧,以无线方式接收电力,其中,所述线圈部可与所述电路部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由于线圈部布置于盖部外侧,因此即使盖部由导电材质形成,也能够顺利地执行无线充电。而且,由于线圈部布置在形成于盖部的线圈收容部内,因此线圈部不会向盖部的外部突出。因此,在利用时不会给用户带来异质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的侧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概略地示出图2所示的盖部的外表面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盖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沿着图3的I-I′的截面图。
图6为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盖部的外表面的立体图。
图7为图6所示盖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沿着图6的II-II′的截面图。
图9为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盖部的外表面的立体图。
图10为沿着图9的III-III′的截面图。
图11是在利用图3所示盖部执行无线充电时测量传输效率的曲线图。
图12是在利用图6所示盖部执行无线充电时测量传输效率的曲线图。
符号说明
1:便携式终端 11:充电设备
30:盖部40:线圈部
47:线圈收容部52:磁性部
54:电力接收用线圈60:密封部
最优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而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然而,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可变形为多种其他形态,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形态。并且,提供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目的在于向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备平均知识的人员更加完整地说明本发明。而且,为了更加明确的说明,附图中的要素的形状及大小等可能被夸张。
图1为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的侧面图。
参照图1,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作为用于对便携式终端1进行充电的系统,可包括:便携式终端1;充电设备11,以无线方式向便携式终端1发送电力。只要是智能手机(smart phone)、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可携带或移动且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均可应用图1的便携式终端。
图1示出为了无线充电而在充电设备11上放置便携式终端1的状态。
充电设备11具有电力发送用线圈12,通过该线圈12而将电力传输到便携式终端1。
便携式终端1放置于充电设备11上,并通过电力接收用线圈54而从充电设备11接收电力,然后存储于电池(未图示)。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概略地示出图2所示盖部的外表面的立体图。并且,图4为图3所示盖部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沿着图3的I-I′的截面图。
参照图2至图4,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1包括:终端主体10和作为导电板的盖部30、电路部25、线圈部40及密封部60。
终端主体10与盖部30结合而完成便携式终端1的外壳。其中,终端主体10可被定义为包括在便携式终端1的构成要素中的除了电路部25、线圈部40、盖部13之外的所有其他构成要素的要素。
电路部25可以以贴装有电子部件的电路基板的形态配备,然而并不局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5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电路和移动终端
- 下一篇:终端装置、通信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