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小区的构建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4827.6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9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曾捷;粟欣;李菁菁;刘蓓;许希斌;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08;H04W36/16;H04W36/30;H04W36/32;H04W4/02;H04W4/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 小区 构建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虚拟小区的构建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用户处于移动状态时,与用户连接的接入点将会频繁切换导致用户当前的服务中断进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方法包括:确定在下一预设时间区间内,网络中能够与用户建立通信连接的各第一接入点;确定各所述第一接入点的服务质量,以及所述用户对各所述第一接入点的选择倾向性;根据各所述第一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和所述用户对各所述第一接入点的选择倾向性,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预设时间区间内接入各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优先级;根据各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优先级,确定目标接入点,将所述目标接入点加入以所述用户为中心的虚拟小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小区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业务应用也随之不断涌现, 这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移动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应 对移动网络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满足用户的体验速率,为了应对这一需求, 现有技术往往通过形成超密集组网,即通过部署更加“密集化”的无线网络基 础设施,比如,增加移动通信网络单位面积内小基站的密度,以获得更高的频 分复用效率,从而在局部热点区域实现百倍量级的系统容量提升。
为了满足典型应用场景的需求和技术挑战,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小区将消 除小区边缘,打破传统“小区”的概念。在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小区中,用户 可以根据一定的准则选择其周围的若干个接入点构成其服务天线的集合,该集 合中的天线共同为处于“中心”的用户提供服务。
在上述场景中,当用户在包含多个接入点的区域内移动时,以用户为中心 的虚拟小区中的接入点也会随着用户的移动而更新,这样一些原虚拟小区中没 有但能够为用户服务的接入点将加入虚拟小区,而原虚拟小区中一些不再满足 为用户服务条件的接入点将从该虚拟小区中去除,如图1所示,这样当用户在 多个小区间移动时,与用户连接的接入点将会频繁切换,这将使得用户当前的 服务产生中断时延,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小区的构建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用户 处于移动状态时,与用户连接的接入点将会频繁切换导致用户当前的服务中断 进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虚拟小区的构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用 户处于移动状态时,与用户连接的接入点将会频繁切换导致用户当前的服务中 断进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虚拟小区的构建方法,包括:
确定在下一预设时间区间内,网络中能够与用户建立通信连接的各第一接 入点;
确定各所述第一接入点的服务质量,以及所述用户对各所述第一接入点的 选择倾向性,所述选择倾向性,用于表示在所述下一预设时间区间内,用户选 择接入所述第一接入点的倾向程度;
根据各所述第一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和所述用户对各所述第一接入点的选 择倾向性,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预设时间区间内接入各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优先 级;
根据各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优先级,确定目标接入点,将所述目标接入点加 入以所述用户为中心的虚拟小区。
一种虚拟小区的构建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在下一预设时间区间内,网络中能够与用户建立 通信连接的各第一接入点;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各所述第一接入点的服务质量,以及所述用户对 各所述第一接入点的选择倾向性,所述选择倾向性,用于表示在所述下一预设 时间区间内,所述用户选择接入所述第一接入点的倾向程度;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第一接入点的服务质量和所述用户对各所 述第一接入点的选择倾向性,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预设时间区间内接入各所述 第一接入点的优先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4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