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面落石清理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3807.7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0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冯硕;秦义校;王燕鹏;任嘉新;芦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H1/04 | 分类号: | E01H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面 清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落石清理车,主要包括车辆底盘、发动机、驾驶室、碎石清扫装置与碎石收集装置,具有清理路面较小障碍物(如:碎石、土块等)的能力,主要应用于山体落石多发的路段的路面碎石清理。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盘山公路众多,山体落石易发路段非常多。山路落石影响山路上车辆的正常通行,当山路落石较小而没有达到使车辆无法通行的情况下,车辆通过时极有可能压到落石,增加行车风险。
而现今清理山路较小落石基本依靠多个人员在路面上人工清理,这在有行车的道路上是非常危险的,并且,工人在落石区清扫落石时还有可能被随后滚落的石头砸中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依靠多个人力清理效率较低,无法快速清理路面,无法满足多个有落石路段的快速清理。
当落石路段处于偏远地区时,现今的清理方式消耗人力巨大,清扫人员很可能无法当天返回,随之所产生的费用巨大。
综上所述,现今的路面较小落石的清理方式,不仅效率较低,成本较高,消耗人力资源较多,而且清理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传统清理山路落石的方法缺点明显,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路面落石清理车,以解决传统清理路面落石方法的多种弊端,增加路面落石的清扫效率,减少清扫落石成本,并且降低工作人员工作时的风险。
为实现上诉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路面落石清扫车的设计方案如下。
一种路面落石清理车,主要包括车辆底盘(1)、发动机、驾驶室(2)、碎石清扫装置(4)与碎石收集装置(3)。所述碎石收集装置(3),主要包括输送带(35),碎石收集框(31)和两个碎石导向板(36),其中,输送带末端的两侧分别通过销轴(32),轴承和轴承支座(13)与碎石清理车的底盘(1)连接。输送带前端两侧分别通过杠杆(33)与固定在碎石清理车相对应位置的液压缸(12)连接,当液压缸活塞杆伸出时,由杠杆原理,输送带底座(34)下降;当液压缸活塞杆收回时,由杠杆原理,输送带底座升起。这样就可以实现输送带围绕末端的销轴(32)做变幅运动。车辆不需工作时,输送带升起,位于车辆底盘上两侧的电磁插销(11)插到输送带前端底座下方,固定输送带(35)与清扫装置(4);需要工作时,底盘上两侧的电磁插销(11)收回,输送带(35)与清扫装置(4)下降。两个碎石导向板(36)通过弹簧合叶连接在碎石清理车底盘的下部,车辆不工作时,弹簧合叶收起,两碎石导向板(36)紧贴清理车底盘;车辆工作时,由于两块碎石导向板(36)收起时的间距小于输送带前端底座(34)的宽度,输送带前端连同清扫装置下降时,输送带底座(34)下降同时带动两块碎石导向板(36)一同运动,碎石导向板(36)围绕弹簧合叶转到一定位置(接近于车辆底盘垂直)时,即两侧的碎石导向板的最小开口距离与输送带前端底座的宽度相等时,碎石导向板(36)不再运动,此时两碎石导向板(36)与车辆底盘(1)呈几乎垂直状态。碎石导向板可增大碎石的收集面积,增加工作效率。碎石收集框(31)位于输送带末端的下部,可将输送带输送的碎石收集起来。
碎石清扫装置(4)主要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和制动器三合一(43)、轴承支座(41)和叶轮(42)组成,叶轮轴与减速器低速轴同轴连接,电动机、减速器和制动器三合一(43)和轴承支座(41)的底座分别与输送带末端两侧的底座(34)固接,这样可以实现碎石清扫装置与输送带一同进行变幅运动;当碎石清理车需要工作时,输送带与碎石清扫装置一同下降,电动机通电,通过叶轮的旋转可将碎石导向板所聚集的碎石扫到输送带上,输送带将碎石输送到碎石收集框(31)中。
要使叶轮能够将碎石成功扫到输送带上,叶轮的叶片下端就需要有足够的推力。
叶轮叶片下端所产生的推力F可由下式计算。
T d=9550•P/n
M d= T d•i•η
F=M d/r
其中,T d为电机输出转矩,P 为电机额定输出功率,n为电机额定转速,M d为电动机、减速器和制动器三合一的低速轴所输出的转矩,i为减速器传动比,η为减速器传动效率,r为叶轮叶片下端到叶轮中心的距离,F叶轮叶片下端所产生的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3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