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芯烧结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3063.9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0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翻鑫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5/00 | 分类号: | B22F5/00;C23C24/10;C22C19/07;C22C3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何燕明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阀芯烧结工艺。
背景技术
阀门在现代社会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水暖管件技术领域,现有技术的阀门有很多种,主要有球阀、角阀、截止阀等,其中球阀结构较为简单,主要是球阀的阀芯比较简单。球阀的阀芯整体上呈对称的球状结构,中间有一个贯通整体的圆柱状通孔,在阀芯的外球面中心位置处横向开有一个和阀杆相连接阀杆槽,工作的时候,转动阀杆使阀芯的圆柱状通孔对准球阀的进出口,停止工作的时候,反向转动阀杆使阀芯的球面对准球阀的进出口。由于球阀的结构比较简单,操作方便。所以在阀门技术领域应用的非常广泛。而实现球阀的密封功能的主要零件是阀芯,以及与其配合的密封环,球阀的阀芯出现磨损或破裂就易发生泄露,使整个球阀发生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阀芯烧结工艺,通过加工工艺可靠,实现成品阀芯更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阀芯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料:选用粉末状的铁粉为主料,参入占比重1/3的颗粒大小在110~150目的钛材作为坯料,置于压力机模具中。
压球处理:打开压力机,将模具中的铁粉和不锈钢材料压制成球状的阀芯毛坯。
烧结处理:压球处理后得到的阀芯毛坯置于550℃~650℃进行预热30分钟,再加热至1600℃~1750℃,持续烧结一个小时以上,最后缓慢冷却至常温。
打磨:进行表面打磨,将毛刺打磨干净并抛光,再进行火焰处理或电晕放电的活性基团的表面处理,以增强表面吸附能力;
耐磨处理:在球体表面通过激光熔覆添加钴基耐磨合金层,该钴基耐磨合金按质量百分比包括Cr:30~33%、W:5~7.5%、Mo:2~2.6、Ni:0.5~1%、Mn:0.2~0.6%、Si:2~3%、Fe:1~2%、B:1~2%,其余为Co。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外壳表面的中间位置开一条直缝后冲压出阀杆槽,或在阀芯外壳表面的中间位置用铣刀开出阀杆槽。
进一步地,所述熔覆操作时固定速率移动激光器,并保持熔覆厚度0.8mm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钛材,能有效抗腐蚀氧化,避免阀芯在特定环境中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而且本发明在球体表面熔覆有钴基耐磨合金层,能有效提高球体的密封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阀芯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料:选用粉末状的铁粉为主料,参入占比重1/3的颗粒大小在110~150目的钛材作为坯料,置于压力机模具中。
压球处理:打开压力机,将模具中的铁粉和不锈钢材料压制成球状的阀芯毛坯。
烧结处理:压球处理后得到的阀芯毛坯置于550℃~650℃进行预热30分钟,再加热至1600℃~1750℃,持续烧结一个小时以上,最后缓慢冷却至常温。
打磨:进行表面打磨,将毛刺打磨干净并抛光,再进行火焰处理或电晕放电的活性基团的表面处理,以增强表面吸附能力;
耐磨处理:在球体表面通过激光熔覆添加钴基耐磨合金层,该钴基耐磨合金按质量百分比包括Cr:30~33%、W:5~7.5%、Mo:2~2.6、Ni:0.5~1%、Mn:0.2~0.6%、Si:2~3%、Fe:1~2%、B:1~2%,其余为Co。所述熔覆操作时固定速率移动激光器,并保持熔覆厚度0.8mm以上。
所述阀芯外壳表面的中间位置开一条直缝后冲压出阀杆槽,或在阀芯外壳表面的中间位置用铣刀开出阀杆槽。
本发明采用钛材,能有效抗腐蚀氧化,避免阀芯在特定环境中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采用了酸溶液进行清洗,出去表层的铁屑,使之更美观。而且本发明在球体表面熔覆有钴基耐磨合金层,能有效提高球体的密封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翻鑫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翻鑫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30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微纳米铜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