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钢丝编织结构的铁路总风软管内层的橡胶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2999.X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9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定东;宋亚平;邹慧芳;张晓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2 | 分类号: | C08L9/02;C08K13/02;C08K3/22;C08K5/09;C08K3/06;C08K3/04;C08K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2100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丝 编织 结构 铁路 软管 内层 新型 橡胶 组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制品 | ||
本发明属人造橡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钢丝编织结构的铁路总风软管内层的新型橡胶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品,所述组合物包括丁腈橡胶:100份、炭黑:80~150份、无机填料:0~70份、硫化剂:1~6.5份、氧化锌:4~10份、硬脂酸:1~3份、增塑剂:10~30份、防老剂:1~3份、粘合剂:2~10份。其优点在于,适用于钢丝编织结构的铁路总风软管内层胶,且具有高气密性、耐低温、高门尼、低成本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人造橡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钢丝编织结构的铁路总风软管内层的新型橡胶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市场对产品性能的要求也日益严谨和科学,总风软管在铁路车辆安全行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总风软管内传输的介质为压缩空气,橡胶软管在满足相关铁路标准的同时,对胶料尤其是内层胶料的气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低温性能和优异的气密性往往二者很难兼得,除此之外,对于钢丝编织胶管,赶胶现象频出,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特别会出现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钢丝编织结构的铁路总风软管内层的新型橡胶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品,保证胶料耐低温性能的同时,具备优异的气密性和高的门尼粘度主要目的是保证胶料耐低温性能的同时,具备优异的气密性和高的门尼粘度和性价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钢丝编织结构的铁路总风软管内层的新型橡胶组合物,其各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配制:
丁腈橡胶:100份、炭黑:80~150份、无机填料:0~70份、硫化剂:1~6.5份、氧化锌:4~10份、硬脂酸:1~3份、增塑剂:10~30份、防老剂:1~3份、粘合剂:2~10份。
优选的,所述用于钢丝编织结构的铁路总风软管内层的新型橡胶组合物,其各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配制:
丁腈橡胶:100份、炭黑:90~140份、无机填料:20~60份、硫化剂:2~6.5份、氧化锌:5~9份、硬脂酸:1~3份、增塑剂:15~30份、防老剂:1~3份、粘合剂:3~8份。
进一步的,所述丁腈橡胶中结合丙烯腈的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19%~35%。
优选的,所述的丁腈橡胶为丙烯腈含量在19%~35%中任意一种或者几种丁腈橡胶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RD、防老剂FR、防老剂4010NA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优选的,防老剂采用防老剂RD、防老剂4010NA的混合,所述的防老剂RD、防老剂4010NA的质量比为2:1~1.5。
进一步的,所述的炭黑为N550炭黑、天然气半补强炭黑、CF系列炭黑中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硫化体系采用硫磺硫化体系。
进一步的,所述硫化剂包括硫磺、N,N-二环己基-2-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DCBS)、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CZ)、二硫化二苯并噻唑(DM)、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T)、4,4'-二硫化二吗啉(DTDM)、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AIC)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硫化剂采用S、DCBS、DTDM,硫磺与促进剂之间的质量比为1:2~1:1。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为片层状、小粒径的纳米功能性填剂,且填料的添加量为:0~60份。
进一步的,所述增塑剂为癸二酸二辛酯(DOS)、己二酸烷基醚酯(TP-95)、己二酸酯类(NB-4),优选为DOS。
进一步的,所述炭黑和所述填料添加量为150~210份,含胶率在28%~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29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