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直流热熔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2884.0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6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洪尧祥;郭友德;陈顺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10 | 分类号: | H01H85/10;H01H8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欧阳锐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熔合金 高压直流 热熔断器 导电件 易熔 支臂 熔断 功率器件 连接段 引脚 保护线路 部件密封 异常发热 热保护 温度点 腔内 分隔 收缩 应用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直流热熔断器,其包括易熔部件;熔断腔,易熔部件密封在该熔断腔内;以及两个引脚;易熔部件包括两条易熔合金支臂、以及两条所述支臂之间间隔相连的n个导电件和n‑1个易熔合金连接段,n为自然数,每个易熔合金连接段设置在两个导电件之间;两个引脚分别连接至两条支臂。本发明的高压直流热熔断器将易熔合金设置为用导电件相互分隔的若干段,从而缩短易熔合金的收缩速度。因此可应用于高压直流功率器件上的热保护,当功率器件出现异常发热,温度达到易熔合金的动作温度点时,本发明的高压直流热熔断器能够快速地执行切断,保护线路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断器,特别地涉及一种高压直流热熔断器。
背景技术
从2014年开始,国内电动汽车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未来5-10年将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化的重要时期,市场或将出现井喷。中国作为全球电动车最大的市场,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达到了34万辆和33万辆,同比增长3.3和3.4倍。2016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了50.7万辆,同比增长53%,预计2017和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以达到75万辆和200万辆,渗透率在2020年有望达到6%,新能源汽车正在全国大范围的推广,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
电池一直是电动车中最受关注的部件。但是在电池组的选择上,中国车厂和外国车厂选择了一条明显不同的道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车型是日产聆风(leaf),其电池组电压为360Vdc;三菱的i-MiEV是300Vdc;7000颗18650锂电组成的特斯拉电池组电压也只有400Vdc。但相比国外厂商,国内电动车的电池组电压要高很多,例如比亚迪秦的电池组电压是560Vdc,而唐的电池组电压是700Vdc。
电池组电压高有两个好处,一是能量/功耗损失小,二是电机驱动效率更高。提高电压这将是一个趋势,也应该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在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增加电池组电压就可以降低工作电流。但是这对外围器件性能需求/成本影响比较大,针对更高电压的电池组,用于回路的保护器件都需要专用的高压器件。
中国专利201420230161.5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温度保险丝,是目前行业中仅有的可达到15A 450Vdc的高压直流热保护器件。但国内的主流车厂电池组的电压设定都是500Vdc以上,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高压直流的保护器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热熔断器,为所需保护电路提供一种有效的热保护执行切断模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压直流热熔断器包括:易熔部件;熔断腔,易熔部件密封在该熔断腔内;以及两个引脚;易熔部件包括两条易熔合金支臂、以及两条所述支臂之间间隔相连的n个导电件和n-1个易熔合金连接段,n为自然数;当n大于或等于2时,每个易熔合金连接段设置在两个导电件之间;两个引脚分别连接至两条支臂。
进一步地,两条支臂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易熔部件为U形、M形、S形或梯型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绝缘块,所述绝缘块设置在两条支臂之间,并分隔两个引脚。起到拉长电弧长度的作用,在电弧熄灭时增加引脚的绝缘耐受能力。
进一步地,熔断器还包括外壳和底板,绝缘块设置在底板上,熔断腔由外壳、底板、绝缘块和两个引脚围成。
进一步地,两条支臂之间连接有一个导电件。理论上能导电的材料都可应用本发明的导电件,优选为和引脚一样的材料。
进一步地,两条支臂之间连接有两个导电件和设置在两个导电件之间的一个易熔合金连接段。
进一步地,两个引脚垂直于支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2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