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服务器集群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2377.7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2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磊;高瞻;马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911;H04L12/931;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吕雁葭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电子设备 服务器 集群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交换设备,所述数据交换设备用于第一计算节点与第二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第一计算节点接收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头文件,从所述至少一个头文件中获取所述第二计算节点的地址,生成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隧道,从所述至少一个头文件中获取所述隧道的带宽预留值,并基于所述带宽预留值,设置所述隧道的预留带宽,以及通过所述隧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计算节点。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服务器集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服务器集群。
背景技术
在大规模云计算系统中,基于VxLAN技术进行虚拟机网络组建较为常见,该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升租户数量,而且在租户内部可以跨越任意IP网络,支持虚拟机的任意迁移,组网方式非常灵活。
但是,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VxLAN技术针对网络内报文的处理全部局限在一个队列中,没有QoS的保障机制,一旦网络发生拥塞,所有的数据包都将有可能被丢弃,严重影响租户网络的正常使用。并且,当租户提出不同网络服务质量的需求时,现有的VxLAN技术无法满足。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交换设备,所述数据交换设备用于第一计算节点与第二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第一计算节点接收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头文件,从所述至少一个头文件中获取所述第二计算节点的地址,生成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隧道,从所述至少一个头文件中获取所述隧道的带宽预留值,并基于所述带宽预留值,设置所述隧道的预留带宽,以及通过所述隧道,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计算节点。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隧道中不存在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删除所述隧道的预留带宽设置。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带宽预留值,设置所述隧道的预留带宽包括,获取所述数据交换设备的可用带宽,判断所述可用带宽是否小于所述带宽预留值,以及若所述可用带宽不小于所述带宽预留值,将所述隧道的带宽预留值作为所述预留带宽。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可用带宽小于所述带宽预留值,将所述可用带宽作为所述预留带宽,以及在检测到可用带宽增加时,扩展所述预留带宽。
可选地,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包括至少一个物理设备,所述至少一个物理设备上运行有虚拟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可用带宽小于所述带宽预留值的情况下,发送所述隧道的预留带宽至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使所述虚拟设备将所述第一计算节点的预留带宽设置为与隧道的预留带宽相同。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头文件还包括带宽设置类型字段,用于标识带宽设置类型,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可用带宽小于所述带宽预留值,则在所述带宽设置类型字段标识带宽设置类型是第一带宽设置类型时,迁移所述第一虚拟设备,以使迁移后的可用带宽不小于所述带宽预留值。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计算节点,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数据交换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计算节点的经过至少一个头文件封装的待传输数据,从所述至少一个头文件中获取所述带宽预留值,以及基于所述带宽预留值,设置所述第二计算节点的预留带宽。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隧道的预留带宽,以及基于所述预留带宽,设置所述第一计算节点的预留带宽。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计算节点,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数据交换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计算节点的经过至少一个头文件封装的待传输数据,从所述至少一个头文件中获取所述带宽预留值,以及基于所述带宽预留值,设置所述第二计算节点的预留带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23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