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源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1671.6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2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王慧娟;杨亚锋;陈小川;董学;孟宪东;孟宪芹;谭纪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11138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滕一斌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源 导光板 发光单元 光栅单元 显示装置 入光面 制造 第一层 扩散片 轻薄化 | ||
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
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一侧的发光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和/或出光面上的均匀出光部件,所述均匀出光部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网点;
每个所述网点中设置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或者,每个所述网点中设置有包含金属纳米颗粒的胶材;
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或出光面上设置有光栅单元,所述光栅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对应设置,所述光栅单元包括多个子光栅组,所述多个子光栅组以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上的正投影的中心为圆心圆周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多个光栅单元和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多个光栅单元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光栅单元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上的正投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栅单元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上,所述光栅单元为透射式光栅单元;
或者,所述光栅单元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所述光栅单元为反射式光栅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光栅组包括多个棱柱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子光栅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棱柱结构,且多个所述棱柱结构的高度相同;
或者,所述多个棱柱结构相互贴合,形成台阶结构,且所述棱柱结构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棱柱结构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折射率小于所述棱柱结构的折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棱柱结构的高度小于2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点为矩形结构、三角形结构或曲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匀出光部件中的每个网点的深度大于50微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衬底基板,
所述发光单元固定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且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贴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反射层和光学膜层,
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的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或者所述反射层设置与所述发光单元同层设置;
所述光学膜层设置在设置有所述光栅单元的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光栅组包括倾斜棱柱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棱柱结构包括梯形棱柱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棱柱结构的一组非平行边中的任一边与所述导光板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30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单元的厚度范围为100纳米至500纳米。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单元的厚度与所述棱柱结构的宽度的比值为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16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板
- 下一篇:导光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