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颗粒床除尘与换热一体化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521405.3 | 申请日: | 2017-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8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勋锋;王永伟;淮秀兰;成克用;周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D46/30 | 分类号: | B01D46/30;B01D46/42;B01D46/4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除尘 一体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颗粒床除尘与换热一体化的装置,包括:烟气通道和余热回收流体通道,其中,
烟气通道包括烟气进出腔体、分布板及至少一个过滤通道(5),用于高温烟气的净化,所述分布板连接于烟气进出腔体通过与至少一个过滤通道之间,并将余热回收流体通道隔离;
余热回收流体通道包括余热流体出入口,及其连接的容置至少一个过滤通道的过滤筒体(10),余热回收流体通道形成于过滤筒体(10)与过滤通道(5)外部之间,用于进行余热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过滤通道(5),其与烟气进出口腔体相连接,用于高温烟气过滤,包括:
颗粒滤料(11),其设置于过滤通道(5)内部,用于净化高温烟气;
滤料支撑结构(12),用于滤料支撑,并且烟气经该支撑结构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滤料支撑结构(12)为多孔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过滤通道(5)为圆柱形,过滤筒体(10)为圆柱形或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采用多个过滤通道时,过滤通道之间采用三角形排列、方形排列或多边形排列,各独立的颗粒床多通道内的高温烟气流量自适应调节,根据各通道除尘量自动调节烟气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余热回收流体通道还包括折流板,设置于过滤筒体(10)与过滤通道(5)外部形成的腔体中,用于调节余热回收流体的流动方向,包括:
第一折流板(9)和第二折流板(14),所述第一折流板(9)和第二折流板(14)在过滤通道(5)外侧沿着轴向不同位置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折流板采用多排结构,用于形成余热回收流体流动通道,调节余热回收流体流动方向。
8.一种颗粒床除尘与换热一体化的方法,高温烟气过滤除尘与换热时,含尘高温烟气从烟气进口(1)流入烟气进口腔体(2),然后在腔体内分流后进入各个过滤通道(5),经过通道(5)内填充的颗粒滤料(11)形成的多孔结构对高温烟气进行除尘净化,高温条件下颗粒滤料采用陶瓷颗粒材质,经净化及换热后的烟气经过滤料支撑结构(12)流出过滤通道(5),进入烟气出口腔体(7)汇集后经烟气出口(8)流出过滤床;
在高温烟气清洁过滤的同时,余热回收流体通过余热回收流体入口(4)流入过滤通道(5)外侧腔体,与过滤通道(5)内的高温烟气进行换热,回收烟气热量,余热回收流体在第一折流板(9)和第二折流板(14)形成的多次折返通道内流动,与高温烟气进行充分换热后,通过余热回收流体出口(13)流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包括根据需要调整折流板数量和间距,并对应改变余热回收流体出口(13)在余热回收流体入口(4)的同侧或对侧,或者余热回收流体入口(4)和余热回收流体出口(13)相互调换位置,形成不同换热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在烟气除尘与余热回收时,在工业含尘烟气排放通道内接入至少两套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床除尘与换热一体化装置,每次仅有一台除尘与换热一体化装置工作,当颗粒过滤床内容尘量达到饱和后,根据在高温烟气进出口监测的压降变化,切换至备用装置,然后对容尘饱和的装置进行清灰和滤料再生,作为备用装置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14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度切割锯摆角箱
- 下一篇:一种城市人工肺巨型空气净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