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1118.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6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张艳丽;文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崔兰莳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脱 容器 连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绑扎本体、第二绑扎本体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具有一定刚度的扁平状连接带,第一绑扎本体包括第一绑扎卡座以及带有啮齿和扁平带状第一龙脊吸盘的第一绑扎带,第二绑扎本体包括第二绑扎卡座以及带有啮齿和扁平带状第二龙脊吸盘的第二绑扎带,所述第一绑扎卡座和所述第二卡座均设有相通的绑扎通槽和吸盘通槽,所述绑扎通槽内设有与啮齿匹配的卡齿,所述吸盘通槽用于与对应的第一龙脊吸盘、第二龙脊吸盘匹配。本发明通过第一龙脊吸盘和第二龙脊吸盘实现对具塞容器中塞盖与容器瓶的防滑脱绑定,结构新颖且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具塞容器的塞盖与容器之间的防滑脱绑连带。
背景技术:
容量瓶、比色管、具塞离心管、具塞量筒、碘量瓶、分液漏斗、具塞三角烧瓶和磨口试剂瓶等具塞仪器在化学实验室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拔掉塞盖来进行添加或移取试剂或样品,因此,在每次操作时塞盖与容器是分离状态,在容器较多时,会造成塞盖的丢失、混淆、塞盖与容器不匹配而污染已有试剂和样品或封闭不严。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很多实验室采用细线绳或橡皮筋等将塞盖绑在容器上,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其一,这种方法很难绑系结实,绑绳很容易松动,造成塞盖的脱落;其二,当取用容器内试剂或样品时,塞盖打开,自然垂落下来,塞盖在瓶口处容易摆动,塞盖深入容器内的一端易与容器外壁接触,容器外壁上的附着物会沾附于塞盖上,当将塞盖盖回容器时,会污染容器内的液体;同时塞盖上沾附的容器内的液体,也会留在容器外壁,威胁操作者安全;其三,在清洗容器时,塞盖因自然垂落贴着容器外壁,容易碰撞打破玻璃容器;其四,细线绳或橡皮筋不耐高温、耐酸碱性差,容易老化脱落。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5819958U,于2016年12月21日公告的一种玻璃仪器捆扎带,包括两根扎带和一根连接带,两根扎带以对称方式固定在连接带的两端,扎带包括锯齿条和锁扣,此技术方案采用两个扎带,只要轻轻一拉,就能够把瓶体和与瓶体相配套的塞子捆扎好,但是仍存在的问题是:在塞子打开状态下,塞子深入瓶体内的一端仍会与瓶体外壁接触或来回摆动,进而受到污染;在清洗时,塞盖容易碰撞打碎瓶体;两条扎带与瓶体外壁、塞子外壁直接接触,非常容易滑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塞盖与容器绑扎在一起、且避免塞盖在容器口处摆动、防滑脱的具塞容器绑连带。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绑扎本体、第二绑扎本体以及位于第一绑扎本体和第二绑扎本体之间的扁平状连接带,所述扁平状连接带与第一绑扎本体、第二绑扎本体一体注塑而成,且垂直于所述第一绑扎本体和第二绑扎本体;所述第一绑扎本体包括第一绑扎卡座以及自第一绑扎卡座一端延伸而出用于捆扎容器塞盖的扁平状第一绑扎带,所述第一绑扎带上与容器塞盖接触的第一捆扎面上设有沿所述第一绑扎带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捆扎面的扁平带状第一龙脊吸盘,与所述第一捆扎面相对的另一面上设有若干并列平行的啮齿;所述第二绑扎本体包括第二绑扎卡座以及自第二绑扎卡座一端延伸而出用于捆扎容器瓶的扁平状第二绑扎带,所述第二绑扎带上与容器瓶接触的第二捆扎面上设有沿所述第二绑扎带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二捆扎面的扁平带状第二龙脊吸盘,与所述第二捆扎面相对的另一面上设有若干并列平行的啮齿;所述第一绑扎卡座与所述第二绑扎卡座上均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包括相通的绑扎通槽和吸盘通槽,所述绑扎通槽内设有与啮齿匹配的止退齿,所述吸盘通槽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龙脊吸盘、第二龙脊吸盘匹配。
所述第一绑扎带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绑扎带所在的平面,所述连接带垂直于所述第一绑扎带和所述第二绑扎带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绑扎带穿过对应的通槽后形成容器塞盖捆扎空间,所述第二绑扎带穿过对应的通槽后形成容器瓶捆扎空间,所述容器塞盖捆扎空间和所述容器瓶捆扎空间的中轴线与所述连接带垂直。
所述第一绑扎带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绑扎带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均位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内或均平行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11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聚焦流合成液滴微流控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安装润滑喷枪的铁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