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路面温度分布规律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0734.6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1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洲;李长城;文涛;汤筠筠;韩晖;辛欣;谭一鸣;仝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K1/02;G01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路段 路段距离 采集 修正 标记点 采集点 温度分布规律 采集数据 路段 检测技术领域 方法和装置 采集设备 车载数据 交通路面 里程桩号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路面温度分布规律的方法,属于交通路面检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通过移动车载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待采集路段包括的多个子路段的采集数据,每个子路段包括的每个采集点的采集数据包括原始路面温度、采集时间和采集点与该采集点所属子路段的起点之间的第一路段距离;根据子路段的里程桩号,修正该子路段包括的每个采集点的第一路段距离;根据子路段包括的每个标记点的第二路段距离、修正后的第一路段距离,确定子路段的每个标记点的平均温度;根据采集开始时间、采集结束时间、第一修正温度、第二修正温度和平均温度,修正每个标记点的平均温度;根据每个子路段的修正后的标记点的平均温度,确定待采集路段的路面温度分布规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路面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路面温度分布规律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路面检测技术的发展,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路面状况或冰检测传感器来检测和预测易结冰霜的路段。尤其在高海拔、高寒地区的路段中,工作人员通过实时监测路面温度、路面状况(干燥、潮湿、积水、结冰),并结合来自交通气象站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提前对路段中某些易结冰霜的路段进行预警,从而提高了道路的交通安全。
当前,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待采集路段中已建立的气象站点,采集待采集路段在该气象站点处的路面温度,然而,由于气象站点在待采集路段中的分布密度较小,甚至待采集路段中仅分布一个气象站点,工作人员无法获知待采集路段中除该气象站点以外的其他位置的路面温度,即无法仅根据该气象站点处的路面温度预测待采集路段的易结冰霜路段。因此,亟需一种可以确定待采集路段的路面温度分布规律的方法,以使工作人员可根据该待采集路段的路面温度分布规律,来预测易结冰霜的路段的整体情况,而不是仅仅掌握安装气象站点位置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路面温度分布规律的方法和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路面温度分布规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移动车载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待采集路段包括的多个子路段的采集数据,对于每个子路段,所述子路段的采集数据包括所述子路段包括的每个采集点的采集数据,对于所述每个采集点,所述采集点的采集数据包括原始路面温度、采集时间和所述采集点与所述采集点所属子路段的起点之间的第一路段距离;
根据所述子路段的里程桩号,修正所述子路段包括的每个采集点的第一路段距离;
根据预设距离间隔,确定所述子路段包括的每个标记点与所述子路段的起点之间的第二路段距离,相邻两个标记点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预设距离间隔;
根据所述子路段包括的每个标记点与所述子路段的起点之间的第二路段距离以及所述子路段包括的修正后的所述每个采集点与所述子路段起点之间的第一路段距离,确定所述子路段包括的每个标记点的平均温度;
根据采集开始时间、采集结束时间、第一修正温度、第二修正温度和所述每个标记点的平均温度,修正所述每个标记点的平均温度,所述采集开始时间和所述采集结束时间分别为所述子路段所属的日采集路段的采集开始时间和采集结束时间,所述第一修正温度和所述第二修正温度分别为所述日采集路段在所述日采集路段的起始标记点的平均温度和终止标记点的平均温度,所述待采集路段包括至少一个日采集路段;
根据所述待采集路段包括的每个子路段的修正后的所述每个标记点的平均温度,确定所述待采集路段包括的每个子路段的路面温度分布规律。
可选的,所述通过移动车载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待采集路段包括的多个子路段的采集数据,包括:
获取预先设置的重叠采集距离和所述日采集路段的前一个日采集路段的返回点,所述日采集路段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路段;
将所述前一个日采集路段中距离所述前一个日采集路段的返回点为所述重叠采集距离的采集点确定为所述日采集路段的起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07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球静止轨道面阵凝视相机多通道一体化测试系统
- 下一篇:动态舞台射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