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冷水稻的分子育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0596.1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3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周建军 |
地址: | 40133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分子 育种 方法 | ||
1.一种耐冷水稻的分子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水稻恢复系为母本,以耐冷性水稻品系为父本,杂交,获得杂交F1种子;
(2)以所述水稻恢复系为轮回亲本与杂交F1回交,获得回交一代群体BC1种子;
(3)培育BC1种子;
(4)从BC1株系中筛选出含有耐冷基因的株系,将所述株系与水稻恢复系回交,再自交,获得含有耐冷基因的水稻品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交F1种子与水稻恢复系回交4-6代后,再进行自交;优选地,所述杂交F1种子与水稻恢复系回交4代后,再进行自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回交得到的水稻品系自交2-4代,获得含有耐冷基因的水稻品系;优选地,将回交得到的水稻品系自交2代,获得含有耐冷基因的水稻品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恢复系选自蜀恢527;和/或,所述耐冷性水稻品系选自糯稻89-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BC1的稻苗分蘖期,以所述耐冷性水稻品系为对照,利用耐冷基因连锁标记对回交一代群体表型与水稻恢复系相似的单株进行分子标记比对检测,筛选出含有耐冷基因连锁标记的株系,将所述株系与水稻恢复系回交,再自交,对每个世代的株系逐级比对筛选,获得含有耐冷基因的水稻品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子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分别提取所述耐冷性水稻品系和回交株系的基因组总DNA,分别以与耐冷基因POG-2、qPOG-3和qPOG-7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RM418、RM7110、RM218、RM232、RM5958、RM250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对反应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以所述耐冷性水稻品系为对照,对每个世代的株系逐级比对筛选,筛选出与对照分子标记一致的株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子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向引物RM418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反向引物RM418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和/或,正向引物RM7110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反向引物RM7110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和/或,正向引物RM218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反向引物RM218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和/或,正向引物RM232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反向引物RM232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和/或,正向引物RM5958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反向引物RM5958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和/或,正向引物RM250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反向引物RM250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和/或,PCR反应体系为25μL,包括10×PCR buffer 2.5μL、10mM dNTP 0.5μL、5U/μL Taq酶0.25μL、引物2.0μL、DNA模板2.0μL、ddH2O 17.75μL;
和/或,PCR的反应条件为:94℃5min,94℃30s,55℃30s,72℃5min,共35个循环,然后25℃1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通过芽期耐冷性鉴定和/或幼苗期耐冷性鉴定,筛选获得耐冷水稻品系。
9.一种耐冷水稻的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分别提取耐冷性水稻和待测水稻的基因组总DNA;
b)分别以与耐冷基因POG-2、qPOG-3和qPOG-7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RM250、RM5958、RM218、RM232、RM418和RM7110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对反应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以所述耐冷性水稻为对照,若待测水稻与对照分子标记一致,表明耐冷基因的存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向引物RM418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反向引物RM418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和/或,正向引物RM7110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反向引物RM7110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和/或,正向引物RM218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反向引物RM218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和/或,正向引物RM232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反向引物RM232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和/或,正向引物RM5958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反向引物RM5958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和/或,正向引物RM250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反向引物RM250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和/或,PCR反应体系为25μL,包括10×PCR buffer 2.5μL、10mM dNTP 0.5μL、5U/μL Taq酶0.25μL、引物2.0μL、DNA模板2.0μL、ddH2O 17.75μL;
和/或,PCR的反应条件为:94℃5min,94℃30s,55℃30s,72℃5min,共35个循环,然后25℃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师范大学,未经重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05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埋式全密闭球型植树水囊
- 下一篇:黄金锦络石的组织培育繁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