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光响应木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0522.8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3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坚;李莹莹;李国梁;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K3/08 | 分类号: | B27K3/08;B27K3/52;B27K5/00;C09K9/00;C09K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无机 杂化光 响应 木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光响应木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光响应木材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制备涂层溶液A:
室温下将磷钼酸溶解到无水乙醇中,再在搅拌速度为200r/min~1000r/min下磁力搅拌反应20min~60min,得到涂层溶液A;
步骤一中所述的磷钼酸的质量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0.05g~0.1g):20mL;
二、制备涂层溶液B:
将壳聚糖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3%的乙酸溶液中,再在温度为80℃~95℃和搅拌速度为750r/min~850r/min下磁力搅拌反应2h~2.5h,再在室温下静置1h~2h,得到涂层溶液B;
步骤二中所述的壳聚糖的质量与质量分数为1%~3%的乙酸溶液的体积比为(0.3g~0.5g):100mL;
三、将涂层溶液A和涂层溶液B混合,再在温度为30℃~50℃和搅拌速度为750r/min~850r/min下磁力搅拌反应10min~30min,得到涂层混合溶液;将涂层混合溶液在0.05MPa~0.08MPa下抽真空5min~8min,得到去泡后的涂层混合溶液;
步骤三中所述的涂层溶液A和涂层溶液B的体积比为(0.8~1.2):(0.8~1.2);
四、将木材浸渍到去泡后的涂层混合溶液中,再在温度为60℃~90℃和真空度为0.08MPa~0.1MPa的条件下真空浸渍3min~8min,再将浸渍后的木材取出,再在室温下静置干燥,得到有机-无机杂化光响应木材;
步骤四中所述的木材为落叶松或桦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光响应木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磷钼酸的质量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0.05g~0.07g):2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光响应木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磷钼酸的质量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0.07g~0.1g):20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光响应木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壳聚糖的质量与质量分数为1%~3%的乙酸溶液的体积比为(0.3g~0.4g):100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光响应木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壳聚糖的质量与质量分数为1%~3%的乙酸溶液的体积比为(0.4g~0.5g):100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光响应木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壳聚糖加入到质量分数为2%~2.5%的乙酸溶液中,再在温度为85℃和搅拌速度为750r/min~800r/min下磁力搅拌反应2h,再在室温下静置1h~1.5h,得到涂层溶液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光响应木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将涂层溶液A和涂层溶液B混合,再在温度为30℃~40℃和搅拌速度为750r/min~800r/min下磁力搅拌反应10min~20min,得到涂层混合溶液;将涂层混合溶液在0.05MPa~0.06MPa下抽真空5min~7min,得到去泡后的涂层混合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光响应木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涂层溶液A和涂层溶液B的体积比为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光响应木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将木材浸渍到去泡后的涂层混合溶液中,再在温度为60℃~80℃和真空度为0.08MPa~0.09MPa的条件下真空浸渍3min~5min,再将浸渍后的木材取出,再在室温下静置干燥,得到有机-无机杂化光响应木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05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