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水壶提壶保温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8653.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7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赵蕊红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水壶 提壶 保温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壶保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水壶提壶保温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热水壶是一般家庭使用频率较高的家电之一。电热水壶绝大多数是利用电热丝进行加热,为保证加热速度,一般加热功率比较高,因此,要尽量避免水壶在无水情况下出现干烧,一旦干烧,可能引起水壶损坏,严重的甚至发生火灾、触电危险。现有技术中,部份电热水壶有保温功能,通过间歇性的补充加热,使壶内的水维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当用户提起水壶倒水后,把水壶放回壶座能继续保持保温状态,满足用户即时的用水需求。
机械式地的水壶,根据水温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加热的启动和停止,由于没有对壶内的水量进行检测判断,当壶内无水、水被烧干或水被用户倒完时,根据水温传感器的信号直接启动加热,导致电热水壶干烧,容易引起损坏或者甚至出现起火危险。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电水壶提壶保温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电水壶提壶保温控制方法,该电水壶提壶保温控制方法可以实时检测壶内的水量,当壶内无水、水被烧干或水被用户倒完后,电热水壶能可靠地进入缺水保护程序,防止电热水壶干烧,避免损坏或危险的发生。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电水壶提壶保温控制方法,电水壶设置有装配于壶体内的水温传感器、水量检测装置、主控板和加热组件,所述水温传感器设置于壶内,水温传感器将探测到的壶内水温信息输送至主控板,所述水量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水量信息输送至主控板;
主控板根据水温信息和水量信息,只有在壶内水量大于防干烧阈值的情况下,主控板控制加热组件进行加热对壶内水温进行调控。
具体而言的,当用户在壶体保温状态下提起壶体进行加水后放回时,壶体仍处于保温状态,水温传感器进行壶内水温检测,水量检测装置同步进行壶内水量检测;
当水温低于设定值,且壶内的水量大于防干烧阈值时,主控板控制加热组件进行加热。
优选的,提壶保温控制方法具体如下,
S1、上电,用户设定保温温度,并启动保温模式;
S2、水温传感器检测壶内水温,水量检测装置同步检测壶内水量,当检测到的水温低于设定的保温温度,且壶内的水量高于允许防干烧阈值时,启动加热;
S3、加热过程中,当水温传感器检测到壶内水温达到保温温度时或水量检测装置同步检测到的壶内水量低于防干烧阈值时,则停止加热;
S4、在壶体处于保温状态且处于停止加热状态时,判断壶内水量是否变化,如果壶内水量超过防干烧阈值,主控板控制加热组件进行加热;如果壶内水量低于防干烧阈值,主控板控制加热组件停止继续加热。
具体而言的,防干烧阈值与壶内的水位高度对应的位置定义为防干烧高度阈值。
具体而言的,所述水量检测装置包括多个装配于不同水位高度的电容传感器及与多个电容传感器连接的处理器,多个电容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电容量与每个电容传感器初始设定的电容量进行对比;
若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量大于或等于初始设定的对应的电容量,则判定该水位处有水;
若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量小于初始设定的对应的电容量,则判定该水位处没有水;
多个水位处的电容传感器将探测结果输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将有水的最高位置处的电容传感器所在的水位高度与防干烧高度阈值进行比对,当有水的最高位置处的电容传感器所在的水位高度不低于防干烧高度阈值时,判定为安全水位,可以加热,否则判定为非安全水位,不能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水量检测装置包括多个装配于不同水位高度的水位探针及与多个水位探针连接的处理器,多个水位高度的水位探针将检测到的电导率与每个水位探针初始设定的电容量进行对比;
若检测到的电导率大于或等于初始设定的电导率,则判定该水位处有水;
若检测到的电导率小于初始设定的电导率,则判定该水位处没有水。
进一步的,所述水量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计时单元,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开始加热的起始时间点对应的水温T1和加热结束时间点时对应的壶内温度T2;所述第一计时单元将记录的加热时间传输至主控板;
所述主控板根据能量公式m=P·t/(η·C·ΔT)计算得出壶内水的质量;
其中,P是加热组件的功率,t为加热时间段,η是加热效率,C是水的比热容,ΔT是水温差,ΔT=T2-T1,m为水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未经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8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输送带清洗装置
- 下一篇:管材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