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胺有机锂制备官能化丁苯橡胶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518584.5 | 申请日: | 2017-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6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詹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绿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36/10 | 分类号: | C08F236/10;C08C19/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官能化 引发剂 制备 胺基官能 丁苯橡胶 二甲氨基 有机锂 硅氧烷类化合物 二苯基甲基锂 丁苯共聚物 二苯基甲烷 分子量控制 双锂引发剂 贮存稳定性 封端反应 核磁氢谱 合成条件 正丁基锂 苯乙烯 环己烷 酒红色 溶剂 丁苯 均聚 聚合 过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胺有机锂制备官能化丁苯橡胶,包括选取4,4‘‑(对二甲氨基)二苯基甲基锂(MBDMAL)引发丁苯聚合,再采用几种硅氧烷类化合物封端反应制备了官能化丁苯共聚物,通过对其产物核磁氢谱的计算出产物的胺基官能度分别可达到62%和71%,引发剂的合成条件,在50℃下以环己烷为溶剂,正丁基锂比4,4‘‑(对二甲氨基)二苯基甲烷过量5%,反应2小时后可得到酒红色的引发剂,BMAL引发剂具有较好的引发活性和贮存稳定性,但产物的分子量控制不准;BDAL双锂引发剂可以引发苯乙烯的均聚,经计算其产物的胺基官能度可达6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胺有机锂制备官能化丁苯橡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型“绿色轮胎”的开发研究。而通过对丁苯橡胶进行端基改性处理,可以增强橡胶填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可以提高轮胎的抗湿滑性并降低其滚动阻力,这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意义,然而现有的官能化橡胶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胺有机锂制备官能化丁苯橡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户外用垫子使用条件有限和不便携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胺有机锂制备官能化丁苯橡胶,包括选取4,4‘-(对二甲氨基)二苯基甲基锂(MBDMAL)引发丁苯聚合,再采用几种硅氧烷类化合物封端反应制备了官能化丁苯共聚物,通过对其产物核磁氢谱的计算出产物的胺基官能度分别可达到62%和71%,引发剂的合成条件,在50℃下以环己烷为溶剂,正丁基锂比4,4‘-(对二甲氨基)二苯基甲烷过量5%,反应2小时后可得到酒红色的引发剂。基本相同思路,制备出N,N-二甲基苄基锂(BDMAL),N,N-甲基苄基苯基锂(BMAL),以及N,N-二苄基苯基锂(BDAL)双锂引发剂。
优选的,所述硅氧烷类化合物封端反应制备了官能化丁苯共聚物。
优选的,所述核磁氢谱的计算出产物的胺基官能度分别可达到62%和7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含胺有机锂制备官能化丁苯橡胶因其制备官能化丁苯橡胶因其制备的BDMAL引发剂虽然其具有引发活性,但真正引发单体聚合的是正丁基锂;BMAL引发剂具有较好的引发活性和贮存稳定性,但产物的分子量控制不准;BDAL双锂引发剂可以引发苯乙烯的均聚,经计算其产物的胺基官能度可达6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合成工艺,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含胺有机锂制备官能化丁苯橡胶,包括选取4,4‘-(对二甲氨基)二苯基甲基锂(MBDMAL)引发丁苯聚合,再采用几种硅氧烷类化合物封端反应制备了官能化丁苯共聚物,通过对其产物核磁氢谱的计算出产物的胺基官能度分别可达到62%和71%,引发剂的合成条件,在50℃下以环己烷为溶剂,正丁基锂比4,4‘-(对二甲氨基)二苯基甲烷过量5%,反应2小时后可得到酒红色的引发剂。基本相同思路,制备出N,N-二甲基苄基锂(BDMAL),N,N-甲基苄基苯基锂(BMAL),以及N,N-二苄基苯基锂(BDAL)双锂引发剂。
合成条件:引发剂的合成条件,在50℃下以环己烷为溶剂,正丁基锂比4,4‘-(对二甲氨基)二苯基甲烷过量5%,反应2小时后可得到酒红色的引发剂。基本相同思路,制备出N,N-二甲基苄基锂(BDMAL),N,N-甲基苄基苯基锂(BMAL),以及N,N-二苄基苯基锂(BDAL)双锂引发剂。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绿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绿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85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