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藻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8427.4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9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吕芳;丁刚;郭文;詹冬梅;吴海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10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质 资源 保存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藻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方法,其中更实用的种质保存培养液是在灭菌海水中加入0.1mol/L的NaNO3,0.1mol/L的NaH2PO4和1mg/L烯效唑。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进行铜藻离体保存,可大大延长了铜藻藻株主枝的保存时间。经保存的材料可快速恢复生长,并能进行大量繁殖,大量繁殖所获得的种苗与未经保存过的种苗相比,其形态特征和长势无明显差异。本发明的方法可在短期内提供大量的铜藻优质种苗,有效解决了铜藻种质资源保存及规模化育苗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藻类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藻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铜藻Sargassum horneri(Turner)C.Agardh隶属于马尾藻属(Sargassum),是近海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为经济鱼类提供觅食和栖息场所,还可吸附海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和重金属等,作为修复近海生态环境的工具海藻,是一类重要的经济褐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研究的逐渐深入,铜藻中富含的褐藻胶、岩藻黄素、膳食纤维、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被广泛应用到医药、食品、饲料和有机肥料等方面。随着铜藻资源的开发利用,加上受近岸海域开发和污染的影响,造成其资源量不断下降,因此在保护现有野生资源的同时,利用藻类组织培养方法对具有优良性状的铜藻种质资源进行离体保存对开展它的人工苗种繁育和海区增殖都有重要的意义。
离体培养保存正日益成为大型经济海藻种质资源保存的常用手段,但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继代频繁,每一次继代都可能造成交叉污染,而当保存量较大时,继代培养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很高。另外,铜藻藻体较大,生长速度快,在实验室不易长时间保持其藻体的正常活性,给铜藻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国内外对铜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人工增养殖和繁殖生物学等方面,但有关其种质资源保存的研究还比较少。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低温保存铜藻受精卵的方法”(公布号为CN 104145946 A的)中公开了利用低温保存铜藻受精卵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受精卵于4-8℃下保存,使其在假根伸长之前完成异地跨地区运输从而进行苗种培育,而对于铜藻种质的室内离体培养保存目前尚无有效的保存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铜藻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方法,从而有效的进行铜藻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
本发明的铜藻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将要进行保存的铜藻种质资源进行清洗;
2)将清洗好的铜藻取藻株主枝用体积浓度75%的酒精浸泡25~30s,然后用消毒海水快速冲洗3~4次,冲洗后灭菌条件下切取藻株主枝尖端作为离体保存的对象;
所述的藻株主枝尖端,其长度优选为8~12cm
3)将切取的藻株主枝尖端放入保存培养基中,在5~8℃、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光周期为10L:14D,充气条件下进行保存;定期更换培养基
所述的述的种质保存培养液是在灭菌海水中加入0.1mol/L的NaNO3,0.1mol/L的NaH2PO4和1mg/L烯效唑;
所述的培养液优选每10天更换一次;
所述的光照由白色荧光灯提供;
4)待保存的藻株主枝生长到长度不短于15厘米时,去掉藻株主枝的基部,将保留的藻株尖端继续放入种质保存培养液中进行种质保存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8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驱动水车栽培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卧式压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