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7375.9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8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久鹏;刘卧龙;朱存贞;裴建中;辛寄语;蔡军;崔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G01N3/60;G01N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因素 耦合 作用 沥青 集料 黏附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试验装置,包括沥青集料冷热循环处理装置及沥青集料黏附性测试装置;所述沥青集料冷热循环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外罩及设置于第一外罩内的第一升降支架、电动机、加热机、制冷机、第一中空烧杯、第二中空烧杯、连接杆及横梁;沥青集料黏附性测试装置包括第二升降支架、加热电炉、第二底座、水槽、水平横杆、高压水管及水泵,该装置能够测试温度及光照强度耦合作用下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总里程数不断增加,质量等级也不断提高。但是公路路面的早期破坏,特别是由于沥青路面的早期的水损害,俨然成为降低路面服务性能和路面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已经引起了公路界的普遍重视。
目前研究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试验方法通常为水煮法和水浸法,但二者的试验原理、对象、操作方法及评价指标均不相同,各有利弊。针对集料的选择及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影响沥青与集料之间黏附性的具体因素,国内对此研究比较少,且没有提出较为合理可行的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尤其是由于外界荷载作用而引起沥青集料表面沥青膜的破损,当在降水季节时雨水会沿破损处侵入集料内部,特别是高温、光照强度大的夏季,由于雨后气温的冷热交替变化会在沥青与集料界面处产生疲劳作用,导致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下降,进而在外界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试验装置,该装置能够测试温度及光照强度耦合作用下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试验装置包括沥青集料冷热循环处理装置及沥青集料黏附性测试装置;
所述沥青集料冷热循环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外罩及设置于第一外罩内的第一升降支架、电动机、加热机、制冷机、第一中空烧杯、第二中空烧杯、连接杆、横梁;第一升降支架、加热机及制冷机均设置于第一底座上,第一中空烧杯位于加热机上,第二中空烧杯位于制冷机上,电动机固定于第一升降支架上,连接杆的中部与电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衡重器,横梁的中部固定于连接杆的另一端,电动机带动连接杆转动使横梁移动至第一中空烧杯的上方或第二中空烧杯的上方,第一升降支架上设置有两个强光灯,两个强光灯分别位于第一中空烧杯的正上方及第二中空烧杯的正上方;
沥青集料黏附性测试装置包括第二升降支架、加热电炉、第二底座、水槽、水平横杆、高压水管及水泵;第二升降支架及加热电炉位于第二底座上,水槽位于加热电炉上,水槽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滤网及第二滤网,水平横杆的一端与第二升降支架相连接,水平横杆的另一端与高压水管的中部相连接,高压水管的下端与水泵相连通,高压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喷头及第二喷头,第一喷头位于第一滤网的正上方,第二喷头位于第二滤网的正上方;
当对沥青集料进行冷热循环处理时,两个待测试件位于分别位于横梁的两端;当测量沥青集料黏附性时,两个待测试件分别悬吊固定于第一喷头的下部及第二喷头的下部。
加热机的热工质出口与第一中空烧杯侧面的工质入口相连通,加热机的热工质入口与第一中空烧杯侧面的工质出口相连通;
制冷机的冷工质出口与第二中空烧杯侧面的工质入口相连通,制冷机的冷工质入口与第二中空烧杯侧面的工质出口相连通。
所述沥青集料冷热循环处理装置还包括计时器、第一控制系统、设置于第一中空烧杯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二中空烧杯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第一升降支架的升降控制仪,第一控制系统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加热机的控制端、制冷机的控制端及电动机的控制端相连接。
加热机与第一中空烧杯之间、以及制冷机与第二中空烧杯之间均设置有石棉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73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