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铁路运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6234.5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4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沈明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明横 |
主分类号: | B61B13/00 | 分类号: | B6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 代理人: | 赵芳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铁路运输 系统 | ||
1.一种高速铁路运输系统,包括轨道系统和火车,所述轨道系统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轨道,所述火车包括车厢(30)和设置在所述车厢(30)底部的悬架,所述悬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轨道的工作面配合的轮对,所述悬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轮对转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第一轨道(10),所述悬架为第一悬架(310),所述轮对为第一轮对(311),所述动力装置为第一动力装置;
所述轨道系统还包括第二轨道(20),所述第二轨道(20)架设在所述第一轨道(10)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轨道(20)与所述第一轨道(10)平行,所述第二轨道(20)的工作面与所述第一轨道(10)的工作面相对设置;
所述火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厢(30)顶部的第二悬架(320),所述第二悬架(320)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悬架(310)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悬架(32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轨道(20)的工作面配合的第二轮对(321);
所述第二悬架(320)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轮对(321)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轨道(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支撑柱(42),每组支撑柱(42)为沿所述第一轨道(10)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多根,两组支撑柱(42)的所有支撑柱(42)两两对应,在每两根对应的支撑柱(42)的顶部设置一根横梁(41),所述横梁(41)垂直于所述第二轨道(20)设置,所述第二轨道(20)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铁路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梁(4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轨道(20)的紧固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铁路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2)和所述横梁(41)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3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风道(330),所示风道(330)内设置有抽风机(331),所述风道(330)的进风口连通所在车厢(30)侧面的外部,所述风道(330)的出风口位于所述车厢(30)的顶部并倾斜朝向所述车厢(30)的尾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铁路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机(331)具有10片风叶,10片风叶沿所述抽风机(331)的转轴呈圆周阵列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铁路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与所述抽风机(331)的转轴之间的夹角为45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铁路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转速为每分钟20000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速铁路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轨道(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监控装置(5),所述监控装置(5)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火车的车头的控制室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速铁路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装置(5)在所述第一轨道(10)的长度方向上每隔100米设置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明横,未经沈明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62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制芯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燃料电池阵列的机车用混合动力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