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感染医用创面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515624.0 申请日: 2017-06-29
公开(公告)号: CN107397975A 公开(公告)日: 2017-11-28
发明(设计)人: 李子寅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凌科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L15/46 分类号: A61L15/46;A61L15/40;A61L15/2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50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感染 医用 创面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抗感染医用创面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包裹在人体整个表面,并与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外口的粘膜上皮相连接,从而构成人体最理想的外衣,保护内脏和预防外界各种因素的侵袭。由于撕咬、挤压、摩擦、摔碰、手术等情况而出现割伤、抓伤、瘀血、砸伤、挤伤、擦伤、裂伤、刺伤、蚊虫咬伤、烧烫等创伤,这些创面必须及时处理,否则会由于病原细菌的侵入发生化脓性感染,也会造成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严重时由于细菌及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败血症、破伤风及毒血症等病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目前临床上对创伤的治疗主要采取医用敷料外敷的形式。传统敷料如天然的或合成的绷带,药棉和纱布,其主要功能是让伤口渗出液尽快蒸发,保持伤口的干燥,同时预防有害细菌对伤口的入侵。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湿性愈合理论的提出即伤口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能够更快速的愈合,新型敷料具有防止伤口过度干燥,抵御各种微生物预防伤口二度感染,可能抵御伤口受机械因素损害,污染和化学刺激;极大地减少电解质及能量丢失,对伤口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因此,新型医用敷料逐渐替代了传统敷料。目前新型医用敷料按其形态主要可分为纤维型、水凝胶型、薄膜型及海绵型四种,其中水凝胶敷料具有更好的吸水性、透气透湿性及生物相容性,且其原料来源广泛、价格相对便宜,因此这类敷料研究和应用更为广泛。尽管目前关于创面敷料的研究较多,但是大多水凝胶敷料在抗感染抑菌性、不留疤痕、促愈效果和吸液性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抗感染医用创面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抗感染医用创面敷料,由以下原料所制备,按重量份计为:细菌纤维素5-15份、聚天冬酰肼0.5-3份、聚乙烯醇0.1-1.4份、聚丙烯酸钠0.3-1份、黄芪胶2-6份、尿囊素0.6-2.5份、半乳糖醛酸0.4-1.8份、醋酸甲奈氢醌0.03-0.15份、山奈酚葡萄糖醛酸苷0.1-0.28份、植物水提取物1.2-3.2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2.4-7.3份、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0.5-4份、甘油15-28份、蒸馏水26-40份;

所述植物水提取物为白蜡树皮、柚皮、绞股蓝、九节木和薄荷的水提取物。

所述细菌纤维素的制备步骤为:将菌种加入种子培养基中,在20-30℃下培养10-24h,再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在20-30℃下培养10-24h,倾滤,即得细菌纤维素;其中,所述菌种为醋化杆菌、洋葱假单胞菌或葡萄糖杆菌;所述种子培养基包含葡萄糖、甘薯淀粉、胰蛋白胨、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硫酸镁、氯化钴;所述发酵培养基包含葡萄糖、酵母粉、胰蛋白胨、磷酸氢二钠、乳酸、乙酸、蚕蛹粉、硫酸亚铁、氯化镁、天冬氨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细菌纤维素的制备步骤为:将菌种加入种子培养基中,在28℃下培养20h,再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在25℃下培养24h,倾滤,即得细菌纤维素;其中,所述菌种为醋化杆菌;所述种子培养基包含重量百分比为葡萄糖2.5%、甘薯淀粉1.3%、胰蛋白胨0.7%、磷酸氢二钠0.32%、柠檬酸0.18%、硫酸镁0.11%、氯化钴0.06%;所述发酵培养基包含重量百分比为葡萄糖2.8%、酵母粉1.2%、蚕蛹粉0.7%、胰蛋白胨0.5%、磷酸氢二钠0.27%、乳酸0.15%、乙酸0.06%、硫酸亚铁0.03%、氯化镁0.05%、天冬氨酸0.0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植物水提取物为重量份比为1:2.2:1.5:2.8:0.6的白蜡树皮、柚皮、绞股蓝、九节木和薄荷的水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植物水提取物的制备步骤为:将白蜡树皮、柚皮、绞股蓝、九节木和薄荷先经500W微波处理5-15min,然后干燥并粉碎,置于10-30倍蒸馏水中,于500W功率下微波处理20-60min,冷却至室温,倾滤,再置于10-30倍蒸馏水中重复进行上述微波处理步骤3-5次,过滤,合并滤液,并蒸发水份至膏状,即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凌科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凌科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56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