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声动力治疗的超声自适应聚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5524.8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1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田野;刘斌;张治国;郭淑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7/00 | 分类号: | A61N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动力 治疗 超声 自适应 聚焦 方法 | ||
1.一种用于声动力治疗的超声自适应聚焦方法,该方法用于在声动力治疗时对声能量的聚焦区域以及超声发射电压进行实时调整,以将声能量准确聚焦于治疗所需的目标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声动力治疗时声能量需要聚焦的目标区域T1、目标尺寸S1以及目标声场强度S1,对目标区域T1构建三维声学模型,三维声学模型包含目标区域T1的影像数据以及目标区域T1中各组织的声学参数;
S2:根据目标区域T1、目标尺寸S1以及目标声场强度S1确定形成预期声场的激励参数;
S3:超声相控阵根据所述激励参数对目标区域进行激励;
S4:通过超声反射回波以及前述构建的三维声学模型反推得到能量实际的聚焦位置T2、焦点尺寸S2以及焦点声场强度S2;
S5:进行以下判断:
(1)目标区域T1与聚焦位置T2之差是否超过设定阈值U1,
(2)目标尺寸S1与焦点尺寸S2之差是否超过设定阈值U2,
(3)目标声场强度S1与焦点声场强度S2之差是否超过设定阈值U3;
S6:若步骤S5中(1)~(3)三项均判断为否,则重复步骤S3~S5,
若步骤S5中(1)、(2)中至少一项判断为是,则计算新的聚焦法则,方法如下:假设在聚焦位置T2处放置一与焦点尺寸S2相当的声源A1,计算声源A1发出的声波到达超声相控阵中各阵元的次序Se1以及相对时间间隔P1,将该次序Se1翻转得到次序Se2,其中,次序Se1为按照声源A1发出的声波依次到达阵元的先后顺序而对阵元进行排序的序列,次序Se2是依次按照次序Se1中位于末端的阵元至次序Se1位于起始端的阵元而对阵元进行排序的一个序列,相对时间间隔P1为次序Se1、次序Se2中相邻的阵元之间的时间间隔,以次序Se2作为超声相控阵中各阵元的新次序并保持相对时间间隔P1不变,超声相控阵以此作为新的聚焦法则进行激励,之后进行步骤S8,
若步骤S5中只有(3)判断为是,则进行步骤S7;
S7:调整超声相控阵中各阵元的超声发射电压V1,以使焦点声场强度S2与目标声场强度S1一致;
S8:监测焦点声场强度S2并判断其与目标声场强度S1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调整超声相控阵中各阵元的超声发射电压V1,以使焦点声场强度S2与目标声场强度S1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声动力治疗的超声自适应聚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是通过监测超声反射回波以及对目标区域T1构建的三维声学模型来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声动力治疗的超声自适应聚焦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区域T1与聚焦位置T2出现偏差及/或目标尺寸S1与焦点尺寸S2出现偏差是由患者呼吸或血管舒张引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声动力治疗的超声自适应聚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是通过对目标区域T1构建三维声学模型来实现。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用于声动力治疗的超声自适应聚焦方法,其特征在于,三维声学模型包含目标区域T1的影像数据以及目标区域T1中各组织的声学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声动力治疗的超声自适应聚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包括皮肤、脂肪、肌肉、结缔组织以及各组织之间的连接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声动力治疗的超声自适应聚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像数据是通过二维阵列相控阵成像而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55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