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4995.7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6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冰青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制备 碎粉 煅烧 水泥混凝土 研磨 含泥量 外加剂 烘干 碎石 废弃物 混凝土技术领域 废弃混凝土 废混凝土 建筑要求 轻质填料 水中浸泡 陶瓷废料 制备过程 高含泥 放入 振实 浇铸 备用 冷却 破碎 取出 养护 水泥 引入 | ||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取废混凝土和陶瓷废料,破碎、研磨成小于30mm的碎粉,备用;将碎粉放入水中浸泡,然后取出烘干;将烘干的碎粉在900‑1100℃下煅烧,冷却后进行研磨、筛分,废弃物煅烧料;将废弃物煅烧料与水泥、碎石、外加剂、水和轻质填料混合均匀,经浇铸、振实、养护,得混凝土。本发明在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加入了部分建筑废弃混凝土,经过处理后分别取代了部分砂和碎石,变废为宝,降低了成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含泥量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该混凝土可以使用含泥量高的砂为原料,通过外加剂的引入含泥量高的混凝土仍然能够满足建筑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现代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其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工艺简单、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预拌混凝土是混凝土的一种,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因为现场施工对环境影响较大,所以预拌混凝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混凝土物料混合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化学反应,对混凝土流动性、坍塌度损失、和易性等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预拌混凝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运送到所需工地中,同时也对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房屋重建的过程中,废旧的楼房拆迁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废的混凝土材料或砖块如果直接丢弃不仅会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还会浪费许多有用资源,如果能将其重新利用,会有很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同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可以加入各种不同性能的外加剂调整、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目前已有的混凝土外加剂可以起到减少拌合用水、增加工作性、控制凝结时间、早强、增强、耐久、染色、引气等作用,但外加剂一般都性能单一,不能满足多种需求,并且也没有能够有效降低高含泥量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外加剂。通过外加剂的使用以及混凝土配方的优化,可以使预拌混凝土应用前景更为广阔。发明人通过不断尝试,调整各组分的比例关系和具体试验得出了一种水泥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在该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外加剂的加入可以使高含泥量的砂可适用于混凝土中,同时在混凝土中加入部分固体废弃物代替混凝土的成分,降低了成本。
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泥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取废混凝土和陶瓷废料,破碎、研磨成小于30mm的碎粉,备用;将碎粉放入水中浸泡,然后取出烘干;将烘干的碎粉在900-1100℃下煅烧,冷却后进行研磨、筛分,废弃物煅烧料;将废弃物煅烧料与水泥、碎石、外加剂、水和轻质填料混合均匀,经浇铸、振实、养护,得混凝土。
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水泥30-35份、陶瓷废料14-16份、碎石30-35份、废混凝土35-40份、外加剂1-5份、轻质填料10-30份。
优选地,所述废弃物煅烧料的粒径为5-10mm。
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水泥30份、陶瓷废料16份、碎石35份、废混凝土35份、外加剂3份、轻质填料30份。
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水泥35份、陶瓷废料14份、碎石30份、废混凝土40份、外加剂5份、轻质填料10份。
优选地,所述轻质填料为轻质碳酸钙与硅藻土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外加剂,按质量份数计,聚羧酸系减水剂40-50份、纤维素接枝壳聚糖15-20份,烟道沉积物15-20份,硅烷偶联剂5-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份、碳化硅1-5份、空心玻璃微珠3-6份、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5-10份、明胶粉2-8份。
优选地,所述轻质碳酸钙与硅藻土的重量比为4-6:1。
本发明所产生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冰青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冰青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49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材料在制备防水板材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水泥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