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黏胶塑胶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4604.1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5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友;胡世春;胡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精品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黏胶 塑胶 结构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胶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黏胶塑胶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塑胶底部黏背胶的CNC加工,现有大都是选择在塑胶产品的底部直接黏上一层背胶,然后再CNC;而实际生产中会有以下问题;1、由于离形纸的材质是纸张,沾上液体后容易分解,故在粘在背胶背面的离形纸不能沾液体,故在CNC过程中无法对刀具喷冷却液体进行冷却作业,刀具的温度升高,直接导致塑胶产品加工粗糙;2、因为离形纸过于光滑,不能在其背面再粘贴额外的保护膜,导致刀具加工的深度不足,从而产品出现毛刺造成不良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黏胶塑胶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黏胶塑胶结构,包括塑胶本体、背胶、离形膜及保护膜;所述塑胶本体、背胶、离形膜及保护膜从前到后依次粘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离形膜为PE、PVC或PET。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保护膜为PE、AR、OPP、PVC或PET。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塑胶本体的表面为平面。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塑胶本体厚度为0.1-1mm。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背胶厚度为0.05-0.15mm。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离形膜厚度为0.1-0.15mm。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保护膜厚度为0.1-0.2mm。
一种黏胶塑胶结构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塑胶本体背面依次粘接离形膜和保护膜;
S2,将塑胶本体置于数控机床;
S3,选择合适刀具,并进行对刀;
S4,输入产品图纸信息和编程信息;
S5,打开冷却液阀,启动CNC以加工成型。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一中,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1,在塑胶本体的背面刷层背胶;
S12,在背胶的底面粘接离形膜;
S13,在离形膜的底面贴保护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塑胶本体、背胶、离形膜及保护膜从前到后依次粘接;将塑胶本体置于数控机床,选择合适刀具,并进行对刀,输入产品图纸信息和编程信息,打开冷却液阀,启动CNC以加工成型;使得该塑胶结构在加工过程中能够使用冷却液对刀具进行冷却,刀具达到足够的加工深度,降低了产品出现毛刺的机率,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改善效果明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产品的结构图;
图2为现有产品的加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黏胶塑胶结构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黏胶塑胶结构的加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黏胶塑胶结构的加工方法流程图。
10塑胶件 20 背胶
30离形纸 40 刀具
50塑胶本体 60 背胶
70离形膜 80 保护膜
90冷却液 100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其中,图1~2所示,图1为现有产品的结构图,包括塑胶件10、背胶20及离形纸30;直接在塑胶件10的底部黏上一层背胶20,在背胶20的底面粘上离形纸30;图2为现有产品的加工示意图,不能使用冷却液冷却刀具40、且刀具40加工深度不足,使得加工出来的产品粗糙、且出现毛刺。
如图3~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黏胶塑胶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其中,黏胶塑胶结构,包括塑胶本体50、背胶60、离形膜70及保护膜80;塑胶本体50、背胶60、离形膜70及保护膜80从前到后依次粘接。
其中,使得该塑胶结构在加工过程中能够使用冷却液90对刀具100进行冷却,降低了刀具100的温度,且刀具100达到足够的加工深度,降低了产品出现毛刺的机率。
具体的,如图3~4所示,离形膜70为PE、PVC或PET;保护膜80为PE、AR、OPP、PVC或PET。
其中,塑胶本体50的表面为平面。
其中,塑胶本体50厚度为0.1-1mm,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塑胶本体50厚度为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精品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精品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4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