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或钛合金手机壳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3553.0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7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倪金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金土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232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机壳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或钛合金手机壳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板材下料;(2)加热;(3)锻造预成型;(4)焊接;(5)加热;(6)初次锻造;(7)CNC铣掉余料;(8)喷砂去除氧化层;(9)加热;(10)二次精锻;(11)切边去毛刺;(12)喷砂去氧化层;(13)真空消除应力退火;(14)CNC精加工。本发明提供的钛及钛合金手机壳加工方法,可节省原材料投入,工艺简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处理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钛或钛合金手机壳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机壳采用的金属材料多为铝合金,随着5G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对手机美观度要求的提高,金属铝因对信号有干扰和质感差等因素,已不能满足手机的功能设计要求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所以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替代材料来制造手机壳。钛合金因具有比强度高、亲生物、透声性好和良好的金属质感等特性,同时象征着高端大气等身份特征,因而成为5G时代手机壳选用的最主要的金属材料。
手机壳形状复杂,规格小且尺寸精度高。从制造工艺路线上,手机壳通常可采用板材直接CNC加工、3D打印或铸造方式成型或再经CNC加工的方式生产成品,常规自由锻造或模锻方法难以成型手机壳锻坯。
与铝比,钛合金比强度高且导热性差,所以采用CNC加工时,金属易粘刀,切削速度慢,刀具损耗严重,生产效率极低,远远不能与铝相比。当采用板材直接进行CNC加工方法生产手机壳时,单个手机壳的加工周期约为10-20小时左右,而手机市场容量大,尽管国内手机代工厂CNC设备很多,在这种生产效率下,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采用板材直接加工时,多数材料最终需切除,机加工成品率不足50%,材料利用率很低,而钛合金材料价格高,原材料成本很高,加之CNC加工刀具又不同于金属铝用刀具,刀具损耗严重,耗材成本很高。3D打印或铸造方式为近净成形,采用这种方法,虽可显著提高材料利用率,但这些方法制备的部件,势必存在气孔、砂眼等目视可见的外在缺陷;且表面粗糙,CNC加工难度仍较大,生产效率仍无明显提高;该方法生产的产品,性能综合力学性能差且各项异性大;所以这种方法仍不可能成为手机壳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所以,必须开发一种新的制备工艺,同时解决钛合金CNC加工效率问题和生产成本问题,否则必然会制约钛合金在手机壳上的大量使用。本发明因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钛或钛合金手机壳加工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钛或钛合金手机壳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板材下料,将板材切割成第一毛坯形状,所述第一毛坯包括第一毛坯背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毛坯背板周向上多个断开的连接板;
(2)对步骤(1)得到的第一毛坯进行加热;
(3)锻造预成型,将步骤(2)得到的第一毛坯置于第一模具内压铸得到第二毛坯形状,所述第二毛坯包括第二毛坯背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毛坯背板周向上由所述连接板得到的翻边;
(4)焊接,对步骤(3)得到的第二毛坯上相邻连接板之间的开口进行焊接;
(5)对步骤(4)焊接后的第二毛坯进行加热;
(6)初次锻造,将步骤(5)得到的第二毛坯置于第二模具内进行锻造,得到第三毛坯,第三毛坯背板外壁具有若干个锻造而成的凸块;
(7)CNC铣掉余料,将所述第三毛坯上的凸块铣去得到第四毛坯;
(8)对步骤(7)得到的第四毛坯喷砂去除氧化层;
(9)对步骤(8)得到的第四毛坯进行加热;
(10)二次精锻,将步骤(9)得到的第四毛坯置于第三模具中进行锻造,得到第五毛坯,所述第五毛坯背板内壁具有内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金土,未经倪金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3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称重的宠物体重秤
- 下一篇:一种散装食品重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