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蛇骨的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513533.3 | 申请日: | 2017-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0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 发明(设计)人: | 邹旭方;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无创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37/15 | 分类号: | B21C37/15;A61B1/005 |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1 | 代理人: | 乔占雄 |
| 地址: | 311199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方法 | ||
1.一种蛇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备料,原料为管状的金属管;
步骤200:镂空加工,在所述金属管上进行镂空加工,将金属管镂空加工为两段完全分离的两个金属管单元,两个金属管单元经过镂空加工的端面上设有两组相互匹配的枢接结构,两组所述枢接结构沿径向相对设置,两组所述枢接结构之间设有径向防脱离结构和轴向防脱离结构;
步骤300,重复步骤200,将金属管镂空加工为若干相互分离但未脱离的金属管单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0和步骤300形成的枢接结构包括设于金属管单元一端的枢接母接头和相邻金属管单元端部的枢接公接头,所述枢接母接头至少包括旋转槽,所述枢接公接头至少包括与所述旋转槽相适应的旋转部;所述旋转槽的内表面为半径自蛇骨单元的外壁向内壁逐渐增大的内锥面,所述旋转部的外表面为半径自蛇骨单元的外壁向内壁逐渐增大的外锥面,所述外锥面的最大半径大于所述内锥面的最小半径,所述内锥面与外锥面相互配合形成所述径向防脱离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槽位于金属管单元端部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旋转槽的两侧设有旋转限位部,所述旋转部的两侧设有用于容纳旋转限位部的旋转限位槽;所述旋转限位部与旋转限位槽之间设有相互匹配的轴向防脱离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防脱离结构包括设于旋转限位部上远离旋转槽一侧端部的卡勾一和设于旋转限位槽内远离旋转部一侧的卡勾二,所述向防脱离结构将所述旋转限位部限制于旋转限位槽内。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限位部包括自旋转槽的开口处斜向延伸的斜面一、卡勾一的外弧面一及自卡勾一延伸至管状本体端面的外弧面二,所述外弧面一和外弧面二均与所述旋转槽同心且外弧面一的半径大于外弧面二的半径。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限位槽包括与所述斜面二相对应的斜面一、与所述外弧面一配合的内弧面一以及位于卡勾二上与外弧面二配合的内弧面二,其中内弧面一的弧长大于外弧面一的弧长。
7.按照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00和步骤200之间还包括步骤110,在所述金属管上加工若干组沿金属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的拉线穿孔组,每组拉线穿孔组包括两个沿金属管的径向相对设置的拉线穿孔。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0包括:
步骤111,在金属管上镂空加工若干组沿金属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的镂空槽组,每组所述镂空槽组包括两组沿金属管的径向相对设置的镂空槽,所述镂空槽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槽一和槽二;
步骤112,挤压成型,将槽一和槽二之间的金属管壁向金属管内挤压形成所述拉线穿孔,所述拉线穿孔沿金属管的轴向延伸并位于金属管内。
9.按照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加工采用激光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无创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无创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35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铝型材挤出装置
- 下一篇:防止卷取机卸卷时钢卷内圈抽芯的控制方法





